第(1/3)頁 周黎安從不會將簡單的事情變復雜。 當兩名莫諾人帶著十幾個派尤特人走近,他的周身便顯露神圣的金色光輝。 雪女微微愣神之際。 周黎安迎著那些人走了過去。 比之陽光更奪目的光芒在他身后上空,凝聚出一道神祇真身的虛影。 此間再無需任何語言的贅述。 十幾名派尤特人便在驚懼與震撼當中,紛紛跪拜,臣服于均衡的榮耀之下。 …… 這個部族名為“長笛部”,正是派尤特人部落的分支。 族長是一名年邁的長者,同樣也是部族的祭祀與巫醫。 此外他還是一個藝術家。 腰間懸掛著一支被盤得發亮的長笛。 部族人, 皆善吹笛。 這是北美原住民最古老的樂器,被后世稱為印第安笛,算是在殖民者摧毀下,所遺留的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 部族有著近700族人。 寒冬過去后,聚落內的人們,大都顯得幾分饑瘦的模樣。 均衡的子民并不能感受小冰河期氣候變化的嚴峻, 而眼下的派尤特人卻親身經歷了一次苦寒的歷練。 于是。 當人們聚攏祭臺下敬拜真神。 周黎安便為他們賜下了福澤,食物與鹽,以及鋒利的長刀、匕首與矛頭。 而后,降下神旨。 命派尤特人各部聚集此地,14個日夜后,等待真神的審判。 臣服者,便得享喜樂與安寧。 現在他們所得的賞賜,會成為見證真神降臨的證明,便可召集其他部族前來。 中午時分。 在數百人的恭送注視下,龐大的均衡圣器飛臨天空,再一次令他們感受到神祇的偉大。 隨后,周黎安又駕駛飛機在山谷內探索。 狹長的谷地,最寬處不過30公里,從北至南探索,所過之處一覽無余。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派尤特人的17個部族,但這一次就沒有降落的必要了。 而是在低空處,用機載擴音器宣告真神的降臨。 只等長笛部的使者到來,便會帶領他們前往聚集, 拜見偉大的均衡之主。 …… 傍晚前。 飛機降落在均衡駐地。 這一天的收獲是巨大的。 令一個數千人部落歸心, 不費一兵一卒。 回到現世,周黎安開始琢磨歐文斯谷地的養馬計劃。 在如今均衡駐地的地理位置看,歐文斯谷地是封閉的,相互通行不便。 然而谷地向北延伸出一個缺口,有一條路可直接通往內華達州府“卡森城”,再可以由卡森城抵達“斯帕克斯”地區。 而將視線重回均衡駐地,也有一條路通往斯帕克斯地區,這條路便是著名的80號洲際公路。 以舊金山為起點,一條長線貫通美國大陸東、西部,一直連接到紐約與新澤西州。 與80號公路并行的,則是著名的“太平洋鐵路”。 19世紀中晚期開工建設,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華工在這項鐵路工程中占據重要角色。 當然,興修公路、鐵路還早。 不過以太平洋鐵路為路線設計,絕對是經略北美的最佳方案。 因為當年的建筑工程技術與設備,與當今現世無法比較。“太平洋鐵路”的設計者盡可能避讓了沿途的惡劣地形,而這條路最早也是野牛遷徙的主要路線之一。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人要殺光野牛, 以免對鐵路系統造成影響。 那么對現在的均衡而言。 歐文斯谷地養馬, 條件優渥。 即便與駐地阻隔,但未來出征, 卻可以在斯帕克斯地區集結。 然后,沿著太平洋鐵路的路線出發,達到統一北美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放眼北美。 美國建國之初的幾條鐵路路線,都能為出征的均衡騎士團指明方向。 想到這里。 周黎安無比慶幸自己沒有著急將那1000匹馬,直接投放在部族駐地。 駐地的馬匹數量控制在1000匹就夠了,其余的投放在歐文斯谷地繁衍后代,為統一北美做好準備。 翌日。 周黎安沒有懈怠,繼續忙碌于開拓薩克拉門托以南的系統地圖。 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派尤特人17個部族聚集。 等待出征近一個月的均衡戰團,得勝而歸,帶領米沃克人部落遷徙而來。 五天后。 周黎安行至洛杉磯,沿途又發現幾處部族聚落,在低空宣告均衡的存在,并記下方位,等待后續的引招。 5月16日。 一名斥候回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