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葉知秋講的樁樁小事中,周二也聽得出來,葉知秋真的是被葉父和趙氏如珠似寶的寵著長大的。 他看著她,眼中帶了一絲探究。 “我若是生來便跟常人一樣,興許會認識小時候的歲歲呢。”周二有些惋惜的道。 她小時候是什么樣子呢,粉雕玉琢,嬌俏而又淘氣,受了委屈便俏生生的掉眼淚,將人一顆心都哭得化了去? “此話怎講?二爺怎就認識我了?”葉知秋有些不解的道。 “這饒河縣就一家私塾,我若是與常人無異,不也要進私塾念書嗎,那樣不就會認識小時候的歲歲了嗎。”周二認真的解釋道。 葉知秋咯咯咯的笑起來,好似很開心的樣子。 “那可不一定,二爺是周家二爺,是不會去那私塾的。”葉知秋眉眼彎彎的。 周家會給他單獨請個夫子的可能性倒是大些。 她忽然又不笑了,極認真的看著周二道:“二爺好了之后,可以到私塾里做個夫子,像我爹爹那樣,教書育人。” 葉知秋忽的想起了周二督促自己練字的模樣,他若是真的做個夫子,不知道能不能鎮得住那些淘氣的孩子。 周二也笑:“我還以為等我好了,歲歲會讓我去考取功名,然后衣錦還鄉。” 功名利祿,不是這世上大多人所追求的嗎。 “歲兒,你要等我,等我衣錦還鄉,等我來娶你。”熟悉的話語在葉知秋耳邊響起。 她現在真是討厭衣錦還鄉這個詞。 兒時背詩,見“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那時不解其意,反倒是覺得,男兒便該有凌云之志。說來可笑,當初宋勉要走的時候,葉知秋甚至還有些欣慰。 只是那時候她是篤定了宋勉會回來的啊。 “歲歲,歲歲。”見葉知秋嘴角掛著一絲苦笑,有些失神的望著自己,周二連著喊了好幾聲才將葉知秋的思緒拉回來。 “二爺都多大了,還考取功名。”葉知秋輕聲笑道,將剛才心中所想的都拋之腦后。 考取功名的人,哪個不是十年寒窗,周二這些年或許沒少看書,但要是真的參加科舉考試,卻不是那么容易的。再說了,他這小半輩子,也是吃了太多苦頭,如果真的治好了病,葉知秋只求周二后半輩子,平安順遂,這樣就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