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行,你說算了。” 一大媽倒也果斷,當即抓出一把錢,多數了二十張大團結出來。 六十年代最大面值的rmb是十塊錢,十張一百塊,一大媽懷里的鐵盒子塞滿,也塞不了幾千。 不過沒關系,像這樣的鐵盒子,老易家里還有兩個呢! 一個月一百多塊錢,夫妻兩人又沒子子孫孫,頂天了花十塊,其中還有幾塊是借出去的錢。 易忠海一年就能攢下一千塊,家底相當殷實,多拿兩百給潘閑,別人得傷筋動骨,對他不值一提。 將六十張大團結塞進信封,易忠海揣進衣兜里出門了。 沒幾步,他便來到潘閑面前,小聲道:“柱子,去我屋坐坐,這里讓三大爺先看著,有事別憋著,咱們爺倆攤開來說。” “也行,東坡肘子還要十分鐘才能悶好,那我就去你家喝杯茶先。”潘閑答應的很爽快,轉頭和三大爺說了聲,便跟著易忠海去斜對面那屋,即易忠海家中。 “柱子,喝茶。” 一大媽給兩人到了杯茶。 隨后,她便走了出去,一是沒臉面對,二是有些事,女人在一旁不太好說,不管老易怎么解決,終究會落了面子。 還是避開點好。 待其走后。 易忠海將懷里的信封掏了出來。 “柱子,何大清連續郵寄了五年的生活費,讓我轉交給你,每個月十塊錢,一年十二個月,正好六百,這錢都在信封里,我一分沒動,每一張都是你爹給的大團結……” 說到這,易忠海幽幽一嘆:“我之所以收著,不把這些錢給你,主要是那會你還年輕,而且剛參加工作,要是手頭上的錢太多,容易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不懂得存錢,于是我就想幫你存起來,留著給你娶媳婦用。” “過去那些年我給你和雨水的錢,是我的一番心意,你認也好不認也罷,終究是我沒考慮周全,沒能提前把話說清楚,才會讓你們父子誤會。” “哎,都怨我!” 最后一聲嘆,充滿懊悔與自責。 這要是真傻柱,指不定就信了他的鬼話,以為一大爺真為自己好,為了給自己留下一筆錢娶媳婦,不僅自掏腰包,還承受著誤解與埋怨。 簡直就是老好人的典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