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剎那即永恒。 在袁初看來,自己永恒不滅的生命并沒有多么的特別。 有龐加萊回歸支撐,物質循環中的一切都不會徹底消亡,哪怕宇宙毀滅也不是終點,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永恒。 而不同于一成不變的靜態永恒,在變化中邁向永恒的過程,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這是他已經失去的,也是他渴望看到的。 “露卡,可以開始了。” 經過一億年時間的成長,此時的露卡已經變得比單細胞真菌還要大了。 不過,她那兩根標志性的“辮子”依舊顯眼。 只見,她將幾枚真菌塞入了體內,就好像吃口香糖一樣,吧唧吧唧的“咀嚼”了起來。 不一會兒,她體內的真菌消失了,一枚金色的孢子球被她吐了出來。 而這便是袁初設計的,智慧生命的雛形。 此時的地球雖然生態環境已經改善,但依舊和后世存在巨大的差異。 人類很難適應此時的原始生態,所以他干脆以真菌為基底,重新設計了一個新物種。 袁初將金色的孢子球懸掛在了高大的真菌樹上,在營養成分的浸潤下,孢子球開啟了漫長的生長模式。 僅僅過去一周時間,孢子球的體積就膨脹到了輪胎的大小。 透過太陽光能夠隱約看見,一個類人形胚胎正在孢子當中蠕動。 這個新物種是袁初參照人類設計的,真菌和人類同為真核生物,從演化層面看就在同一條主干上,再加上露卡的輔助,實現起來相對容易。 現實情況也確實如此,當胚胎歷時一年終于發育成熟時,金色的孢子球便如同熟透的果實一般,從樹上掉了下來。 伴隨著“咔嚓”一聲脆響,孢子球在與地面的碰撞中完全碎裂開來。 一個渾身赤裸并沾滿了蛋清一樣粘液的人形生物,隨即顯現了出來。 這只以真菌為基底誕生的新物種,無論結構還是外形,都與人類非常相近。 唯一的差別便是代謝速度很快,預期壽命估計只有人類的一半。 不過,袁初并不認為這是一項缺陷,他反而對此很滿意。 更快的新陳代謝速度不單是削減壽命,也同時讓新物種的成長速度和身體素質變得很出眾,這對于生存繁衍將會很有幫助。 為了幫新物種迅速擴大種群,袁初甚至保留了微生物自體繁殖的特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