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話沒法談了。 再沒法談,可有些問題要想解決,該談的話也還是得繼續談下去。 總不能再打一場吧? 可惜了,碾壓局,打也白打,送人頭罷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于是程靈通過與在場眾人的談話——除了跟風一刀談,也還包括了喜娘、轎夫、黑蟲寨山匪等人,程靈都逐一問詢了。 通過與眾人的談話,程靈對當地的情況與恩怨,頓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官府的記載中,有關于銅頂山深處的這些村寨,其實就是簡單一句話:山遠路僻,村寨若干,人戶八十九,設里正二人。 也就只有在每年交稅的時候,官府才會派遣衙役兵丁來與這兩個里正打交道。就是這樣,這稅還得壓著點兒收,不敢收太狠。 因為要是收取的稅糧太過超出當地村民的承受極限,這些山民是真的敢群擁而上,直接將官差打死了事的。 而這種沖突,官府還非常不好處理。 畢竟山遠路僻,行軍困難。 總不能說因為這么一個沖突,就派遣大軍壓境,去攻陷那寥寥的幾個村寨吧?一般的縣令也沒有調遣大軍的權利,那得上報州府,請求上官相助。 而如果不派大軍,只靠縣里的衙役和官差,呵呵,去上十幾二十個,一般也就是個有來無回的結果,而要是再去得更多,又容易造成大沖突,結局不好收場。 所以,到后來約定俗成,大家就形成了一個套路。 三個字:和稀泥。 沒錯,就是和稀泥。不僅僅是在官民沖突之后和稀泥,甚至就連“官民沖突”的具體事件,包括官差的死因,也得和稀泥。 簡單來說就是,干不過你,但我捂得住消息。 有些人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政績,不鬧出難以處理的大亂子,在面對縣里最荒僻地方的山民時,通常就是一個三不管政策。 若是底下的人沒注意好分寸,與山民有了沖突,死了,那縣令就往上頭報上一個“猛獸所害”,這稀泥就活完了。 人命太輕賤了,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底層的小民被不當回事,底層的小吏也是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