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故鄉-《燒雪》
第(1/3)頁
江白晝口中的“親戚”,指的是他父親的親屬。
他的母親叫江燭,父親叫公孫殊,前者是無盡海神殿長老之女,天賦異稟,神姿脫俗,后者卻是海外異客,是第一個闖入無盡海的外來者。
據說,江燭當年出海游歷,機緣巧合之下與公孫殊結識。
公孫殊出身于當地望族,頗為不凡,但為人并不驕矜,是個君子。江燭與他互生好感,私自定了終身。但他們身份有別,不是良緣,江燭無論如何不能留在海外,也不能把公孫殊帶走——無盡海規矩森嚴,絕不容許外人涉足。
但愛情使人盲目,公孫殊愿意拋下一切隨江燭私奔,江燭思慮再三,不愿辜負他的一番癡心,決定違背祖訓將他帶回無盡海。
這是悲劇的開始。
千百年來,從沒有外來者踏上過無盡海十三島。
長老院認為,外鄉人會帶來風波,神殿的職責便是以海神之名,平息一切風波,守護無盡海的安寧。
這些舊事由江白晝的師父講給他聽,當時,他和師父一起站在公孫殊的墳墓前。
那是一座土堆的墳墓,無盡海的殯葬習俗和外界不一樣,他們不立墳冢,認為生于海上,死后遺體入海,靈魂才能得到安息,公孫殊是第一個被埋進土里的人。
小小的江白晝看著他爹的墓碑,懵懂地問:“我爹為什么不能海葬?”
他師父說:“外鄉人不能進入我們的海,否則不祥。”
“……”
江白晝不懂何為“不祥”,總之,祖訓就是祖訓,不容任何人置疑。
至于他爹是怎么死的,江白晝長大之后才知道。
——公孫殊死于江燭的劍下。
他師父說:“你娘是我的小師妹,我看著她長大,她什么都好,就是性子不利落。”
江燭當年出海去,愛上公孫殊,當愛情和責任發生沖突的時候,她冒險選擇了前者,把公孫殊帶回無盡海。
按理說,人都來了,錯已鑄成,還能怎樣呢?
師兄寬慰她:“將錯就錯,往后好好的吧,有海門大陣在,未必會起風波。”
可江燭聽不進去,她日夜憂慮,無限悔恨。
她不該一時沖動使家鄉陷于危險之中,她疑神疑鬼,懷疑公孫殊有朝一日會想家,會后悔與她私奔,如果他離開,回到故鄉去,會把無盡海的秘密透露給外人。
她甚至懷疑公孫殊最初接近她,就是心懷不軌,別有所圖。
日復一日的猜忌毀掉了當初那份義無反顧的愛,公孫殊心灰意冷,果真有了離開的意圖。
江燭不愿也不敢放他走,兩人互相埋怨,成了一對怨侶。
江白晝問:“我娘的懷疑有依據嗎?”
他師父說:“誰知道呢,他們倆的事外人難知詳情,你娘心里有愧,無顏面對十三島父老,凡事只想著自己解決,一個字也不敢提。你爹更加孤僻,他是個被排斥的存在,在我們這里過得煎熬,他若后悔了想離開,也算人之常情。”
每每講起這些事,他師父的口吻總是溫和的,平靜客觀地陳述事實,不做偏心的評價。
如同孕育了數萬子民的無盡海,它也總是溫柔而包容,仿佛能寬恕一切。
但江燭不能寬恕自己。
后來不知因為什么,她與公孫殊發生沖突,兩人爭執不下,江燭拔劍斬殺了自己的丈夫,隨后自盡殉情,留下一個才滿六歲的幼子,交予她師兄撫養。
江白晝沒有為此傷心過。
用兩個字形容他對自己父母的感情,那便是:不熟。
生下他之后,江燭和公孫殊沒照顧過他幾日,他是被長老院養大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延长县|
萍乡市|
隆化县|
会泽县|
正蓝旗|
宁海县|
阜平县|
全州县|
门头沟区|
惠东县|
贡嘎县|
宜章县|
桂平市|
永兴县|
荆门市|
西和县|
罗甸县|
吉林省|
彰化县|
藁城市|
南澳县|
铅山县|
育儿|
建宁县|
旺苍县|
扎鲁特旗|
临清市|
锦屏县|
神木县|
精河县|
辽宁省|
木兰县|
镇赉县|
响水县|
蒙阴县|
交口县|
华亭县|
宿松县|
德昌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