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見山一早就進山了,這段時日里正爺爺的身體也好了起來,孩子們仍回到他那里讀書。里正見狗兒長進了,便也收了他進祠堂讀書。如此一來,蘇憐的院子忽然清靜下來了。 蘇憐安置好阿吉吃喝,給了他一本畫書自己看著,便著手開始制皂。 這桂花皂是她自己的生意,也是她事業上自立門戶的起點,所以她格外重視。 做實業是九死一生的事,相當麻煩。生產、運營、物流、渠道、營銷,每一環節都不能出錯。 但做實業又是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最好的選擇,滾動發展、穩扎穩打,進可攻退可守,不像做金融炒地皮一不小心就血本無歸,實業做得再不濟,也總會留點渣下來,不至于滿盤皆輸。 蘇憐前世系統學習過生產運營和商品營銷,做投資人的時候也全面考察過不少做實業的企業,所以對其中奧妙可以說爛熟于心。 普通人賣貨,以為把東西造出來,拖個板車上街賣去就可以。蘇憐卻是一開始就從實業的最高階段品牌和渠道開始經營。讓林姝在貴婦人圈子里做口碑營銷,就是為了樹立品牌。而讓小兒們在街上吹泡泡,吸引賣貨郎到村里來找她,則是為了建立自己的營銷渠道。 渠道是成功的關鍵。所謂渠道,就是通過什么路子將貨物銷售出去。關于營銷渠道一事,蘇憐也深思了許久。以她現在的資金實力,也可以在清河縣盤下一個店面來,可是店面一次性投入起碼需要五十兩銀子,再加上今后每個月都要投入人工成本,實在是不劃算。這筆錢導不如投入到生產上,好迅速提高提高產量,用大量的貨去鋪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 想來想去,蘇憐想到了滿街兜售貨物的貨郎。如果能將貨郎組織起來,作為她的分銷零售商,無疑是最理想的。一是貨郎的市場覆蓋面很廣,直接面向消費群體;二是貨郎成本低,不但沒有店面,還不用支付人工;三是活動靈活機動,哪里有有錢的主兒,他們最清楚,還能及時掌握市場反饋情況,幫助蘇憐及時調整市場策略。 之前在蘇家收拾局面時,她就讓小兒們上接吹泡泡,貨郎對這些新鮮玩意最為敏感,一定會四處打聽孩子們手里的東西是哪兒來的。她故意讓貨郎到深山里來找她,就是為了測試他們,把最有誠意的潛在零售商挑選出來。 蘇憐算著日子,差不多是時候該有人來找她了,所以還得抓緊時間多備點兒貨。不然零售商上門,她卻無貨可給,豈不是白費那么多功夫。 她還在埋頭提純桂花精露,忽聽得門外有人問:“借問一下,蘇娘子是住在此處嗎?” 蘇憐抬起頭,隔著竹籬看出去,只見門口站著一個小貨郎,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個子不高,十四歲上下年紀,肩上挑著一個擔子,擔子兩頭都掛著多層的木箱子,箱子上面還放著各種吸引眼球的小玩意兒。 蘇憐微微一愣,旋即笑道:“我就是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