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手里有了銀子,也該給娘和紀(jì)康置辦些東西了。 她在縣城逛了好久,給羅老太買了兩套緞子棉襖,兩套外衣,兩雙靴子,一件繡花緞子斗蓬,還給她買了一套最新款式的銀飾。 給紀(jì)康也買了衣服,只是他是男的,沒買首飾,就給他買了一套上好的筆墨紙硯,還從書店買了幾本他沒看過的書籍。 至于自己,本來不想買,怕羅老太說自己,只好也買了兩套衣服,首飾嘛,添了一套鑲珍珠的銀飾,小巧又不失可愛。 回到家里,羅老太看到喜兒給自己買的一大包東西,就開始埋怨起來。 “你這大手大腳的習(xí)慣可不好啊” “娘,這是過年穿的新衣,我去送貨得了不少銀子,一高興就買了,” 羅老太嘴上埋怨,可是心里還是挺高興的,給她買東西,那說明閨女心里有她這個(gè)娘親。 她這一輩子,穿的最好的衣服,就是細(xì)棉布的,讓她穿緞子的,她都覺得穿不出去呢。 喜兒才不管這些,把她的東西全放到炕上,又把給紀(jì)康買的放到他屋里,這才提著自己的東西回了房間。 還有半個(gè)月就要過年了,入冬后一場雪也沒下,天氣干冷干冷的。 今個(gè)兒的天就不好,陰沉沉的,象憋著一場大雪。 她放下東西,就去了鎮(zhèn)上的市場,趕緊囤些東西吧,真怕扣場大雪,就沒人出攤了。 她到肉鋪買了一整頭的豬肉,連骨帶肉的那種,又買了十只白條雞,十條凍的硬邦邦的大肥魚,看到有賣羊肉的,又要了一整只。 各種點(diǎn)心啥的又要了一些,瓜子堅(jiān)果之類的炒貨也要了不少。 至于糖嘛,她沒看上眼兒,決定回來自己做,這是要備年貨了。 回到家想了想,她忘了一件事,就是欠馬家的那十二兩銀子,要是扣場雪,就去不了李村了。 不如直接備好年貨和銀子,等老馬明兒來拉菜的時(shí)候,給他裝上車,把銀子順便還了。 于是又跑出去,一樣又買了不少,她家的倉房都快堆滿她買的東西了。 羅老太不解,“咱家就三口人,你咋買這么多?吃得完嗎?” “您看這天,怕是要下大雪了,不備著東西,到過年的時(shí)候連個(gè)肉也買不到,再說,咱家欠馬家的十二兩銀子沒還呢,這不要快過年了,把年貨和銀子一起給了,咱就不去李村了,省這一趟,還省好多心呢” “嗯,還是你想的周到,娘還真怕去了李村,他們耍渾不讓咱們進(jìn),或是不讓咱們回來呢。” “所以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正說著話,紀(jì)康回來了,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拄拐了,慢慢走路腿也不疼了。 一進(jìn)屋,他搓了搓雙手,羅老太給他倒了杯熱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