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起來,最好養活的就是小公子,小公子還在襁褓中就到了宋林村,在這里長大,也習慣這里的生活,可以說一天好日子都沒過過,剛出生三個有就被張夫人抱著開始逃難。 不過那時候他還不懂事,所以他是所有人中最快活的,不嫌棄這里,把這里當自己的家,和誰都相處的好,不像兩個姐姐不愿和村里人為伍,把心底里瞧不起村里人,嫌棄他們沒讀過書,粗魯沒規矩。 卻不想想,若不是這些地里刨食的人種地養活她們,她們早餓死了,張清靈經常嚷嚷不如死了算了,可也沒見她去尋死啊,她就是嘴上叫的歡,目的就是念給趙忠年聽,想讓他進山捕獵,弄新鮮的肉回來吃。 豬是肯定要養的,趙忠年有自己的打算,雖說他面上敬著兩位小姐,但家里要養什么,地里種什么卻是他拿主意,兩位小姐啥也不知道,她們也不想知道,他都是自己看著辦。 這有里養的雞和鴨子其實都是山上抓來的山雞和野鴨,又沒地方買,想養家禽,牲口只能在山里抓。 他也是見宋家姑娘養了野豬,才想到養雞鴨的,野豬他也獵到過,但不好養,太兇猛,不聽訓,每天還不停的嚎叫,吵的大家不得安寧,最后只好宰了。 他也曾去請教過宋追燕,問她野豬要怎么訓才能溫順,才能像家豬一樣養著。 宋追燕冷冷的回答,“這技能是我宋家家傳的,不外傳,恕在下不能如實相告。” 人都拒絕的這么明白了,他也不好再糾纏,就放棄養豬的想法,不過現在宋追燕那里可以定豬苗,加上全村人都決定要養,他自然也不能落下。 今年張慎四歲了,已經可以自己在村里到處跑了,年初他自己跑到私塾那邊報名表示要上學,張清雨和張清靈都不同意的。 張慎三歲的時候張清雨就開始給他啟蒙,也打算好之后一直由自己教他識字讀書,不想讓他和村里的孩子混在一起,覺得那樣沒出息。 宋林村的私塾算什么私塾,兩個小孩瞎折騰罷了,讀書識字都沒整明白,還要整練武,做菜,制藥……那些,想一出是一出,咋不干脆直接上天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