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鈞州最東側,洛水下游,距離洛陽城約六百里的歸德府。 鳴鹿縣縣城,銅錢巷。 一個身材消瘦,面帶菜色的青年,縮頭縮腦地走到一間掛著“通貨天下”牌匾的鋪子門前。 抬頭看向門上的牌匾,用力攥了攥手心里一枚花紋都快被磨平的舊銅錢, 心里暗自嘀咕: “陳二哥說的應該就是這里了吧? 我孫五六雖然大字不識一個,可就算不看牌匾,也知道銅錢巷最里面的鋪子,就是這一間沒錯了。 也不知道陳二哥去了哪里,明明說好要一起過來買糧食,二嫂卻說他一大早就不見了人影。 陳二哥不會是騙我的吧,拿著這一枚銅錢來買糧食, 人家真的會賣給我不成?” 即使先前聽鄰居信誓旦旦地保證過,孫五六此時依舊不免有些忐忑, 生怕會被人給轟出來。 轟出來倒也沒什么,要是再被打一頓可就太虧了。 可是一想到現在縣城里其他糧鋪里的糧價,以及正臥病在床的老娘。 他便在地上蹭了蹭連草鞋都沒得穿,滿是皸裂傷痕的雙腳,用力蹭掉腳底沾著的泥土,這才狠狠一咬牙走進了這間鋪子。 權當死馬當活馬醫。 只因今年夏天,大炎境內到處都在鬧災。 而且是十分反常的北方鬧水災,南方鬧旱災,內陸鬧蝗災。 鳴鹿縣自己還算稍好一些,卻也因為北邊的洛水泛濫,讓大批流離失所的流民涌進了這個小縣城,讓糧價頓時開始瘋漲。 先前一石粟米只需要六錢銀子, 摻點野菜省著點吃, 足夠讓一個人過活一年了。 但是現在同樣的一石粟米卻需要整整二兩銀子,也就是兩千文銅錢, 而且是每天一個價。 像孫五六這樣干力工的底層小民, 早就已經買不起糧食了。 “掌柜的?有人嗎?” 進門之后, 孫五六卻發現鋪子里面沒人, 壯著膽子叫了兩聲之后,才想起來陳二哥說過的話。 連忙看向柜臺前擺放的一只朱漆錢柜。 鄰居陳二哥曾經跟他說過,這間鋪子里的米一直沒有漲過價。 不止是米,油鹽醬醋、衣衫、茶葉、陶器...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極為便宜。 不,應該說就跟白送差不多。 凡是在太平年月里,價值不足一兩銀子的物件,在這里都只需要一文錢就可以買走!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孫五六心里想著飄著米油的粟米粥,不由咽了咽口水,將手中的那枚銅板投進了留著一條縫隙的朱紅錢柜。 然后高喊了一聲: “給我來一石粟米!” 嘭! 話音剛落,柜臺的小門便忽然打開,從中滾出了一只裝滿了粟米的布袋。 孫五六看到竟然真的跟陳二哥所說一樣,頓時大喜過望。 “太好了,這災年有救了,我明日一定要叫街坊鄰居也都一起來!” 扛起那一大袋粟米就跑了出去。 渾然沒有發現,約自己來這里的鄰居陳二,就靜靜躺在那只錢柜的腳下,肚腹之中的東西早已經不翼而飛。 錢柜上的朱漆,竟和地上干涸的血跡一般無二! 顯然是比他早來了一步,也早走了一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