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而更快速地擴大珊瑚礁面積。 徐浪的想法固然是美好的,但是論哪個漁民來了都知道,大黃魚是不能離開大海生存的。 把大黃魚從海里撈出來后, 由于壓強的差異, 大黃魚根本就活不了多長時間。 想要把野生大黃魚或者撈回去簡直太難了,這不是靠水箱暫養就能解決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市面上的大黃魚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死的的原因。 別人可能沒有辦法,或者即便有辦法,可能也要花上很大的代價,費上很多的功夫心思。 但是徐浪不一樣,他可是立志要成為大海之王的男人。 很多魚類都有抱群的生活習慣,這是他們生存的小技巧。 就比如沙丁魚,成百萬的沙丁魚相互團在一起像一個巨大的圓球一般,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魚群受到捕獵的危險。 而魚群有魚王,魚群的行動方向取決于魚王,這就好比一艘船行駛的方向取決于船長。 徐浪只要能夠收復魚群的魚王,那或許就能夠順理成章的將整個魚群給帶回浮沙島! 反正徐浪還有空出來的欄位,而大黃魚又是極度珍貴的經濟魚類。 大黃魚又被漁民們稱為掌中寶,沒有哪個漁民是不喜歡大黃魚的。 加之大黃魚金燦燦的顏色,就很容易能夠和金錢發財聯系到一起,也算是一種吉利的象征。 徐浪緊緊盯著貓齒鯊分享過來的畫面中心。 貓齒鯊現在應該是潛伏在一塊長滿水草的礁石后方,窺視著前方不遠處游動的大黃魚群。 現在大黃魚群中還剩下約莫兩百條左右的大黃魚, 而且這些大黃魚普遍個頭都算不上很大, 其中可能有一小半,體重都是在一斤以下的。 看樣子鄭船長之前那一網, 是把魚群當中的青壯年一網打盡了。 現在魚群中留下來的大多是還沒長大的大黃魚。 但是現在這批大黃魚群看上去還是凝聚在一起,以整群的單位行動, 這說明魚王還在,或者已經誕生了新的魚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