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程小雨:“為什么?” 孫陽:“跟主管吵成那樣,我還怎么回去工作呀。” 程小雨這才想起來前幾天孫陽跟烏鴉打架的事情。 程小雨:“那你下一步怎么辦呀?” 孫陽:“我也不知道呢?我有個同學過年也沒有回家,我一會去找他看看他那邊有沒有合適的工作。” 程小雨:“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以后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以后會越來越好?她為什么說我們呢?我們?孫陽又開始瞎琢磨了。 程小雨吃完飯收拾一下出門上班,孫陽則去找了同學猴子。 猴子是孫陽的大學同學,兩人一個寢室住著,自然關系挺好。 與孫陽相同的是,猴子也是來自小縣城的某地,但從他發的動態來看,他今年也沒有回老家老年。 動態這個事情在那個年代是可以暴露一個人的行蹤狀態的一個產物,和現在的朋友圈差不多相同,只是叫法不一樣比如“什么農場”“什么人網”“什么校內”等等,大家都懂的。 孫陽根據猴子發的動態知道猴子沒回家過年,狀態還挺不錯的。 狀態不錯就意味著有錢進賬,有錢進賬現在對于孫陽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孫陽聯系了猴子以后兩人才決定晚上的時候見個面。 路邊的土菜館的短桌上,兩人叫了一瓶“x小白”滋滋的喝了起來。 猴子:“我都以為你回家過年了呢?” 孫陽:“兜里比臉都干凈,過啥年呀?” 猴子:“那你現在在哪干呢?還是之前那個中介嗎?” “換了一家中介,但是年前又失業了。”孫陽抿了口酒。 “中介不行呀,到年底都是回家的,不好有業務吧。”猴子說道。 “可不是呢,這不就看看你有啥路子沒?”孫陽說。“你現在干啥呢?” “送外賣。”猴子也喝了一口酒。 “外賣?”孫陽質疑道。 當然了,現在外賣已經很成熟了,自然不會考慮這些。但是在“某團”還有“餓死了嗎”那些app還沒有的時候,您回想一下那時候哪有什么外賣,腿骨折了,是不是都得下樓自己吃,要不會做飯那就等著餓死吧。 “對,每天都忙的要死,但是錢也是不少掙。”猴子一臉興奮的說。“只要勤快的話,這個不成問題。” 猴子用手比劃個6字。 這可比我工資一倍多呀。孫陽心想道。 “猴子,你們還缺人嗎?”同學之間沒有那些避諱,孫陽直接問道。 “有輛電動車就能干。”猴子說道。 “那我跟著你干吧。”孫陽一點都沒有猶豫,當然了,現階段對于他來說真的是什么能掙錢就干什么,哪有什么資格挑三揀四。 “行,明天跟我出活去,我帶你,帶個三四天你自己就能接單了。”猴子仗義的說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