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枝梅-《從衛所到帝國》
第(2/3)頁
眾人都朝他望去,那人輕輕一笑:
“我說那狗死的好,你們都瞧我作甚。”
眾人也都笑了起來。
黃老爺為富不仁,平日里橫行鄉里、欺壓百姓,與城東的李老爺并稱“寬奠雙害”,眾人巴不得兩人早死。
此時,又有一人跑了過來,嘴里還喊著:
“不好啦,城東的李老爺被人害了!”
眾人有些驚詫:今天是個什么日子,怎么盡來些喜事。
本著看熱鬧的心理,百姓們又開始向城東聚集。
到了城東,官府的人已經來了,因為一夜死了兩個大戶,官府迫于壓力,只好在城門處貼上了告示。
人群有識字的將告示上的內容念了出來:
通緝悍匪“一枝梅”,提供線索者賞白銀一百兩。
接下來是官府胡亂編造的對悍匪外貌的描述,什么身高八尺,鷹鼻鷂眼等等。
官府也沒有辦法,事發在深夜,目擊者已經嚇傻了,唯一的線索就是兩面墻上記載的兩人的“罪行”,可是不管官吏查了多少卷宗,都沒有發現相應的記錄。
難道是兇手憑空捏造的?可兇手對錢財分毫不取,也不曾傷害他人,明顯是專為兩人而來,再聯系起兩人的風評。不由得懷疑起是否是當時的黃老爺賄賂官員,將此事于卷宗上抹除。
黃夫人后悔當時昏了頭,沒有洗去墻上的血字,只好再三哭訴:
“老爺家纏萬貫,要什么女人沒有,怎會侮辱他人妻女。”
“也許你家老爺嗜好特別,似那曹操,專好人妻。”
一個與黃老爺速來不對付的官員說道。
隨即官府便隨意貼了幾張通緝令敷衍黃、李兩家。
然而,事情并未結束,接下來的兩天里,湯站堡、鳳凰城接連發生命案,除了四名鄉紳,還有一名把總也慘死家中,相同點是幾人都是橫行霸道、為禍鄉里之人。
作案手法與寬奠命案完全一致,一樣在墻上書寫了死者的“罪行”,一樣留下了畫著梅花的紙條。
并且把總之死,也意味著官員也在“一枝梅”的目標范圍之內。
整個定遼右衛的官員、鄉紳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特別是做過虧心事的人。
然而,百姓間卻流行起這樣的傳聞:
“一枝梅”年幼之時,因為貪官污吏的陷害,致其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的“一枝梅”被高人收養,后來長大成人的“一枝梅”已經習得一身本領,立志除盡天下惡人,每殺一人,便留下一枝梅花。
這種英雄傳奇在百姓中很有市場,聽慣了水滸評書的他們很快便接受了這個傳聞,將“一枝梅”看做為民除害的好漢。
很快傳言變得越發離譜,有人說自己見過“一枝梅”,甚至有人傳出了如何見他的方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西昌市|
东辽县|
准格尔旗|
迁西县|
兴文县|
西丰县|
襄城县|
伊宁市|
如东县|
濮阳县|
民丰县|
常熟市|
茶陵县|
丰都县|
六枝特区|
遵化市|
温泉县|
申扎县|
海淀区|
丰台区|
达尔|
安平县|
古交市|
镇坪县|
平和县|
阿拉善右旗|
赫章县|
鹤峰县|
玉环县|
桐庐县|
城市|
永丰县|
武川县|
高雄县|
龙川县|
邹城市|
沿河|
连城县|
恭城|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