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嬴渠梁同上將軍贏虔、衛尉章華、中將軍白生等幾員將領討論良久。 這些將領中,除了贏虔外,皆是一面倒地反對朝廷對杜家調兵做出太大反應,以免激起其他世族的聯合反抗。 見嬴渠梁有順從眾意的樣子,贏虔又將方才的請求說了一遍: “君上,杜家突然在杜城集兵,明顯就是心存叛逆,就請讓嬴虔帶兵去吧,嬴虔必定將杜家滅個干凈,解決君上的煩惱!” 贏虔其實是盤算著想要借此機會獲得兵權。 秦國此時的上將軍,雖然是國家最高軍事將領,但只負責軍隊的日常訓練和管理,并無對軍隊的調動權,也即是沒有實際的兵權。 這和以前是不一樣的。 在以前,秦國的上將軍長期由世族或宗室成員出任,權力巨大,直接統領整個秦國的軍事力量。 不論是軍隊的調兵權還是日常訓練管理,皆是掌握在手中。 包括朝廷直屬的上中下三軍、各縣縣卒(地方軍),亦或者戰時征發的黔首,皆由上將軍直接統轄。 但在秦獻公繼位以后,先是建立國君的親軍衛尉大營,接著便將上將軍、中將軍、下將軍手中最核心的調兵權收回。 從此,昔日權傾朝野的三大將軍,皆是只能作為國君的軍事幕僚,而無法直接隨意調兵干預朝政和君主廢立了。 除非,國君主動將兵權授予該將軍。 贏虔此時一臉期望的看著嬴渠梁,指望著他能將調兵詔書和虎符授予自己,以便獲得兵權。 見嬴渠梁還是沒有點頭的意思,他又在不經意間向白生使了個眼色,仿佛再說若不支持自己,便要將你的丑事抖漏出來。 白生那肥臉雖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但很快附和贏虔道: “君上若是定要對杜地用兵,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選擇一位合適的統帥人選,臣認為,上將軍正是適合之人,他在先君時期便多次出征,武力高強,勇猛善戰,臣請君上允上將軍所請!” 嬴渠梁見白生忽然轉變態度同意對杜家動手,還要自己同意一直對變法態度不明確的嬴虔為帥,不禁產生了警覺。 他又想起了之前梁元所說的話。 梁元曾對他說嬴虔是不會支持變法的,不但不會支持,最后還將跳出來給變法派造成重大損失,如果君上不信,可以暗中派密探觀察他的活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