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據密探組的回報,公孫賈每日在府中,要么是在吟詩弄文,要么就是在讀書下棋。 這樣的人,真不可能是反對派吧? 公孫鞅對梁元將公孫賈寫在名單上,表示嚴重的質疑。 但他轉念想到梁元之前的種種高明,又不得不思考著,到底這一切是怎么回事? 梁元究竟是怎么判定出不問政事,沉默寡言的公孫賈是反對派的呢? 難道他能未卜先知? 當然是因為梁元未卜先知了。 史書明確記載,公子虔和公孫賈,內心對變法非常不滿。 但狡猾的他們并沒有公然直接站出來反對變法。 而是在背后暗中串聯世族,并鼓動日后的太子贏駟出來破壞新法。 以便讓得嬴渠梁和商鞅無法招架,從而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公子虔和公孫賈看來,商鞅一直倡導的法家治國,特別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極為可怕。 因為在他們看來,最佳規則應該是刑不上大夫,更不能處罰宗室。 他們故意給商鞅制造出天大的難題,他們唆使太子出來違反新法。 他們認為,像商鞅這樣的聰明人,絕對是不敢去處罰太子的。 否則太子日后繼位,他商鞅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公子虔和公孫賈盤算著借太子犯法來讓商鞅打臉,從而讓新法無法推行下去,自動被停止。 但是,他們低估了商鞅的決心。。 商鞅真的敢去招惹太子! 史書上記載,商鞅雖然是不方便懲處太子,但他很快查出了幕后真兇。 在爭得嬴渠梁同意后,直接是下令將公子虔和公孫賈處以嚴刑。 公子虔被處以劓刑,即被挖去鼻梁。 公子虔隨后閉門不出,直到嬴渠梁死后,他便迅速跳了出來,策劃了陷害商鞅的行動。 公孫賈被處以黥刑,即在他臉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以后再也擦洗不掉,也是一種終生的羞辱。 在嬴渠梁死后,公孫賈也參與到了對商鞅的謀害團伙。 公孫鞅坐在案前,極速考慮著應該拿誰先開刀。 一旦考慮清楚,他便要立即去見嬴渠梁,請他下達命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