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誠子有時也真是佩服他師兄,怎么就做了道士呢!好在如今有了個好徒弟,這會兒見他開吃,也對眾道士道:“都開動吧!飯后回去繼續做早課。” 很快堂內就只余下吃飯的聲音,顯得寂靜又安寧。 而在念君沒看到的地方,有一個人正眼睛都不眨地在瞧她,此人便是清誠子的三弟子正清,他長相偏陰柔,看著要比念君大些。 正清從沒見過這么貌美的女子,他所見到過的那些女道士中,誰也比不上眼前的少女,她就像那盛開的梔子花般純潔動人。 當人埋在心底的某些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時,便會生出異樣的情愫,愛由生,情連心,由愛能生癡,自然也能生出一些別的東西。 可若這些脫離了理智,就會由此愛恨心苦,最終變成求而不得,那也就喪失了它本來的美好。 待眾人吃過早飯后,清誠子先命正玄和正清領著道士們繼續去三清殿做早課,還吩咐正靈帶著念君在觀里各處逛逛,熟悉熟悉以后生活的地方,最后才對他師兄道:“師兄隨我來,我有話跟你說。” “不是,給我備的寮房在哪兒,我這一吃飽就有些開始犯困了,有啥事啊等我睡足再說。” 清誠子似乎也習慣了他師兄那不著調的姿態,用著還算溫和的語氣說道:“好,我們去你房間說。”隨后他便帶若潯老道去了后院。 念君這會兒終于可以細細觀賞上清觀的景色了,那功夫只是匆匆地望了幾眼,都沒時間細看。 突然走在念君身前的正靈開口道:“你今年多大了?” 念君被這么一問先是愣了下,而后才回道:“我今年十五了。” 前面的人聽后立刻駐了足,頗帶著些許驚訝說道:“啊!你比我還大上兩歲,那今后我便稱你念君師姐吧!” 念君聞言忙擺手道:“不用,不必如此稱呼我的,我雖然是師父的徒弟,但我不修道,況且你我年歲相當,往后叫我念君就行。” 正靈聽到念君說她不修道時,倒是很吃驚,心里有些想不通那怎么就認了若潯道長做師父了呢? 不過,他再仔細一想似乎就又明白了,修道之人大多都不會娶親生子,道規戒律也多,像念君這么好看的女子,日后總歸是想要嫁人的,又怎會修什么仙道? 思緒回攏后正靈便對念君說:“那也行,那你我日后就相互稱呼姓名便是。”念君隨即笑著點了點頭以示同意。 正靈很耐心,他帶著念君在觀里四處走,還不時跟念君逐一介紹道:“我們上清觀分前院和后院,前院是各個殿,后院則是眾道士休息的地方,你看,那三個殿。” 說著他指了指前方的大殿接著道:“那個最大的是主殿三清殿,眾道士平時做早晚課都在那里,它旁邊那兩個是偏殿,一個山門殿,一個三官殿,往日開觀接待香客時,一般就會去偏殿。” 念君仔細聽著,眼睛一掃,不由被院中那幾棵挺拔的銀杏樹所吸引。 銀杏樹身很長,許多都向下懸垂著,因尚未到秋時,所以色澤偏淺綠色,銀杏葉的構造很是奇特,其葉子邊緣分裂為二而葉柄處又合并為一,可念君覺得就是這樣才顯得此樹更為不凡,若是到了秋日里樹葉變黃,定是極美的景象。 正靈本還在專注地介紹著其他殿宇,忽聞身旁人問道:“這觀里怎的種了這么多銀杏樹?” “你有所不知,我們道教都視銀杏樹為仙樹,其果實稱之為仙果,銀杏葉也寓意著“陰和陽”、“生和死”、“春和秋”,象征世間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和諧之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