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家沒有緊張的,卻全部伸長脖子想看清楚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我想吃這一口,哎呦~~我都想了好幾年了,怎么你就知道了?”說著就撒嬌般的先拿了一塊入口了。 錢老太爺看著自家老婆子的樣子,又是心疼又是心酸的,趕緊拿起她另一只手的帕子,幫她擦嘴。 林染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到這樣的場景,竟然當(dāng)場就淚目了,她爺爺和奶奶也曾經(jīng)這樣好,如今在古時讓她又遇到一對。 “你們可不能笑話你們母親啊,這是當(dāng)年咱家最難的時候,你母親唯一吃過的好東西,就是京城南邊澧縣的老手藝人做的茯苓糕。” “真的就是這個味兒,這些年我都沒再吃茯苓糕,就是因為哪次都覺的不如當(dāng)年那個味道。” “那老手藝人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家里有傳承的孩子,所以現(xiàn)在是他兒子在繼續(xù)這門手藝,我聞著跟當(dāng)年區(qū)別不大。” 錢老爺子笑憨憨的哄著老妻,時不時的還給擦個嘴,暖心極了。 林染環(huán)視一圈,除了那幾個庶出,其他的人都覺得很是正常,也很享受自家父親和母親的日常。 終于老夫人放下了盒子,讓身邊的嬤嬤給她放到里間去,她晚點吃。 這之后就拉開了兒女孫子送禮的帷幕,先是長子長媳家還有孫子孫女們一一送禮,恭賀的寓意也很是親和,并不形式。 一家一家上前,她看著這些禮物,也都很是用心,甚至還有孫子手工制作的物件,只為博得祖母一笑。 很快到了小嬸一家,她跟著一起上前磕頭祝賀,先是小嬸小叔的禮,竟然是她們“妙瑞閣”出品,還是她今年年初給的設(shè)計。 就是寬兩米長三米半的一塊皮質(zhì)墊子,這墊子上鑲嵌著很多的硬玉廢料,雖是廢料卻個個打磨圓潤,鑲在上面看著很是漂亮。 這是給內(nèi)宅婦人在自家內(nèi)室里鍛煉用的,內(nèi)宅婦人不常出門,每日也就一畝三分地的活動范圍,很多人身體都弱。 她的工坊里廢料很多,扔了可惜,不扔實在占地方,所以她就設(shè)計了這個墊子。 還附個說明書,就是為了讓她們每日按照說明書上的指示,何時開始走最合適,走多久走多少圈,達(dá)到什么程度最為宜。 她還寫信給嚴(yán)大夫,問清了每種體質(zhì)的鍛煉程度,也寫進(jìn)說明書中,這樣大家買來也知道自己屬于哪一種,怎么走能達(dá)到最好的效果。 沒想到今兒個就見到有人拿它送禮了,不過看老夫人平日的習(xí)性,這個東西絕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輪到生兒,她的是一個荷包,是她自己繡的五福拜壽圖,看著很不錯了,老夫人很是高興,這也是外孫女成長的見證物了。 接下來就是她的,小嬸也是今日才知道她也有禮,她笑著走上前,大大方方的行禮道,“祝老夫人松鶴長春,后福無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