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虎山的宗門大典在大天師張正虛歸來之后便是達到了第一個高潮。 以龍虎山主峰為中心,周遭山頭皆是龍虎山的私家領地。 此時在各個山頭之上,無數虹光拔地而起,紛紛前往龍虎山參見剛剛繼任大法師的張正虛。 幾個時辰過后,基本上所有有頭有臉的修道之人都是見過了如今這位貴為大奉大法師的張正虛。 而在這之后,張正虛便是以大天師的身份,召開了他最后一次龍虎山宗門議事。 龍虎山的議事殿坐的滿滿當當,就連一些常年云游在外的供奉客卿都是回到了天師府。 現任宗主,通玄境天君張正虛。 下任宗主,返虛境道君張允賢。 即將回歸天師府的靜儀道君。 甚至還有欽天監負責鎮守交州的天幽道君不知為何,也出現在了龍虎山的議事殿內。 另外還有兩位身穿黃紫道袍的元嬰境真君,兩人在天師府內分管戒律還有銀錢。 就連當年那位被天玄大法師發配蜀州的靜寧真君,今日都是回到了天師府,看其氣象,一身修為怕是已經盡數恢復。 還有兩位如閑云野鶴般的元嬰境供奉。 一通玄,三返虛,五元嬰。 以及十余位身居要職的金丹真人。 此時的議事殿內二十余人正襟危坐,但臉上幾乎都是難掩喜色。 任誰看了自家宗門是如此氣象,怕是都會心潮澎湃。 可惜,若不是山馴道君身死道消,龍虎山又是在這幾年接連折損了幾位真君,如今的氣象更將會再高一些。 張正虛也是想起了身死的山馴道君。 他的心情頓時變得煩悶無比。 他想起了這些事情的罪魁禍首,林墨陽。 這些年以來,他曾推衍了數次,但都是沒能找到林墨陽的蹤跡。 大奉朝廷也是在不留余力的追查林墨陽的行蹤,但一直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 張正虛斷定此人肯定是被一位通玄境天君保下了,當年林墨陽來龍虎山偷襲他的時候,手中的那道術法必然是那位天君給予。 想到這里,張正虛不再多想,如今他已然在天啟圣人的幫助下破入了通玄境。 張允賢也是借此機會破入了返虛境。 只要那個名叫林墨陽的小子膽敢現身,他便會直接將其抹殺。 張正虛掃視著眾人,隨后面帶微笑的說道:“三件事情。” “大奉還有白玉京都同意了我們開設下宗的要求,下宗的選址今天就定下吧。” “諸位有何高見?” 眾人除了靜儀道君以及張允賢之外都是明顯的臉帶喜色。 那位掌管銀錢的元嬰境長老拂須笑道:“不外乎就是徐州跟交州。” “徐州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人口密集,雖然沒有什么特別強大的宗門,但八極城也在徐州。” “若是將下宗設立在徐州,日后免不了與白玉京起一些沖突。” “依我之見,倒不如將下宗設立在交州。” 此時,一位身穿藍色道袍的老者出聲說道:“老夫倒是覺得,還是將下宗開設到徐州為妙。” 這位老者道號青空,是一位元嬰境中期的散修。 他于二百年前加入了龍虎山擔任供奉。 供奉客卿也是仙家宗門的底蘊所在,供奉客卿的數量越多,意味著宗門有危難之時,前來解圍的修道者越多。 供奉接受宗門奉養,更是要為宗門排憂解難,所以在宗門內比那些只是領一些歲錢的客卿地位高出了不少。 畢竟供奉要入宗門譜碟,客卿則不需要。 青空真君繼續說道:“我們龍虎山已經與那位建木圣尊交惡,這些年來跟嶺南群山中的諸多異獸關系也談不上好。” “如果貿然將下宗設立在交州,怕是有些不妥。” “并且交州地勢險要,資源匱乏,對我們而言很難撈到什么好處。” “反之,如果我們去往徐州,屆時下宗若是能成為一州宗門魁首的話,我們龍虎山的威勢便會更勝一籌。” 說到這里,青空真君神色淡然地笑道:“至于八極城嗎…” “白玉京自古以來便是不摻合其余山上勢力的事情,即便我們在徐州開設了下宗,與八極城有了一些沖突,應該也是不值一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