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炮兒》口碑不差,票房豐收,他撕同行。 原因是《老炮兒》最初20%的排片,不及同期上映的其它電影。 他作為監制的《命中注定》上映,護女主湯惟,撕李安,8年前湯惟被封殺的時候,不站出來,新片上映卻借此炒作,馮導真是用心良苦! 這次《我不是潘金蓮》上映,環顧四周,他又把目光對準了院線! 仿佛只有這樣做,他的作品才能得到關注! 他完全背離了電影創作本身——電影終究還是要靠觀眾說話的! 到了最新這一部《我不是潘金蓮》,狀況依舊沒有得到改善。 馮導內心,還存在著這種矛盾。他的才華,還停留在過去,而他的野心,再也不能收斂。 或許是華藝的鼓吹,也或者是能壓制他的大拿們紛紛遠去,他覺得自己熬出頭了! 可是,他的才華撐不起自己的野心,撐不起自己想要成為大師的夙愿! 最簡單的例子,《我不是潘金蓮》馮導玩了個噱頭,做了一個突破:挖了一個圓。 圓形畫幅好看嗎? 好看,構圖非常精美。 但對這個故事的情節推動,有什么幫助呢? 其實是沒有的。 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掩蓋范演技的尷尬。而其他的,比如偷窺感,比如猶抱琵琶的朦朧,比如影射時政的寓意,我相信都是做出“要用圓形畫幅拍”這個決定之后再給它找的理由。 馮導以前的電影沒有以攝影見長的,或者說他的電影不是像張一謀(《大紅燈籠高高掛》《三槍》)和王佳衛《東邪西毒》《花樣年華》,對攝影有更多要求。他的電影始終集中在故事,即劇情層面。 如何在固定時間里給你講個精彩的故事。這是馮導的訴求,也是他的強項。 可惜最近幾年他的作品已經偏離了這個選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