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家如今一共不到二百畝地,說少不少,卻也著實不算多,再加上村人們看見甜菜種子,越發(fā)有了盼頭,都指望靠蘇挽秋發(fā)家致富,不管心里對她如何評價,都是搶著來幫忙,因此只用了三天時間,所有作物便全部收割完畢。 除了效率一流,這三天里由紅薯花生甜菜引發(fā)的熱鬧也著實驚人。 尤其是紅薯。因為土豆成熟早,立秋之前眾人就已經(jīng)見識過,那會兒已是嘖嘖稱奇,不成想這紅薯的個頭,竟比土豆還要大許多,一窩紅薯出土,便是累累墜墜的一大串,最大一個甚至超過了兩斤重,這怎不讓村民們心花怒放。 所以不過是尋常日子,五豐村的村民卻像是過大年一般,來來往往熱鬧非凡,歡聲笑語接連不斷,連周圍十里八村的人都驚動了,許多愛湊熱鬧的借著訪親探友之名,跑過來打聽。 因這兩日村民們幫忙的多,又見村中氣氛如此熱烈,蘇家人心里高興,蘇明江便提議說:不如辦幾桌席,用這些新作物給大家做點兒新鮮吃食,一來是感謝鄉(xiāng)親們這幾日的幫忙;二來也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下新作物的品質(zhì),果然是好的,以后都可以靠這個富裕起來,一村子的人為著這些,表面上也能齊心協(xié)力,終歸是好事。 這提議一出來,立刻便得到蘇家人的響應(yīng),蘇挽秋更是豎起大拇指,別人不明白,她心里卻很清楚:這就是現(xiàn)代正面營銷廣告的雛形啊,難為蘇明江看似足不出戶,對經(jīng)商之道卻如此通透豁達(dá),當(dāng)真難得。 于是忙忙準(zhǔn)備了一天,到請客這天早上,蘇挽秋天蒙蒙亮便起身,和蘇挽夏蘇挽冬蘇云帆等忙著做點心炸丸子。 正忙得熱火朝天時,只見蘇挽春也穿著家常衣裳走進(jìn)來,沖他們笑道:“你們出去看看,真真天清云淡,好一個秋高氣爽的天兒。” 蘇云旭笑道:“大姐回來了,姐夫是不是也一起呢?快叫他過來幫忙,我和二哥這里還有一大桶牛奶需要打發(fā)。” 蘇挽春嚇了一跳,忙扭頭叫丈夫進(jìn)來幫忙,很快時年就帶著妹妹時歲進(jìn)來,只見媳婦兒已經(jīng)在灶臺上忙活開來,他納悶道:“我還說你們姐妹哪里去了?怎么不在堂屋灶臺上幫忙?原來都是在這里。怎么這后院還有個專門做廚房的廈子?咱們家人口這樣多嗎?堂屋里兩口大鍋都不夠用。” 蘇挽春笑道:“這廈子是當(dāng)日大哥跟著三妹學(xué)手藝時特意蓋起來的,平時不用,今天不是家里請客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