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長沙寺-《酒劍風華》
第(2/3)頁
”來者何人?膽敢營救叛賊?”蕭穎達怒喝一聲問道。
聲音一落,只見不遠處有數十道身影大步踏來,王遠知看到四人身影時不由一驚,再望向那串佛珠時恍然大悟,忍不住驚呼道:“是長沙寺的人!”。
周圍幾人聞言都是一驚,果不其然,片刻之間眾多高矮不一的僧人走到眾人前面,為首一名僧人約莫五十左右,慈眉善目,兩道白眉隨風飄蕩,王遠知一眼認出此人正是長沙寺的主持“釋檀文”。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釋檀文走上前雙手合十說道:“諸位施主還請就此罷休吧”。
蕭穎胄兩兄弟看到長沙寺來人時眉頭微微一皺,這長沙寺名頭可不小。漢末以來,天下紛爭不息,儒家的綱常名教受到人們的質疑,非儒之風和玄學興起,佛門因此得到了大力發展。兩漢之際自西域傳入的佛教,由北而南逐步流行開來,一些僧人選擇南下傳教。至東晉后期時,荊州地區的佛教便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
據說當時受名士習鑿齒之請,北方有一名僧名曰“道安”率領徒眾400余人南下,坐鎮襄陽傳法。道安居襄陽數十年,深受士庶歡迎,被人尊稱為安公。
他除翻譯整理佛經、親自傳法外,還派弟子四下傳道,創建佛寺,后來便在這江陵城建立了這“長沙寺”,因為道安名聲大噪,加上東晉以來禮佛之風愈發盛行,長沙寺一度被稱為“天下稱最,東華第一”的特大寺院,與北魏的白馬寺齊名許久。
只是隨著正一教逐漸興盛加上先帝蕭鸞對正一教的信任,南朝的佛門逐漸勢弱,長沙寺也不復昔日聲勢,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長沙寺依舊是南朝最大的佛家門派,在江陵更是民心所向,就算是蕭穎胄平日里也得給他們幾分薄面,但是這長沙寺向來都只研究佛法而不涉江湖,不曾想竟日是他們出頭來幫西風等人。
“檀文大師多日不見啦,這幾人都是朝廷通緝的叛賊,今日本官奉命在這捉拿他們,打擾到了大師清修,萬分抱歉啦,本官速戰速決,等此事了結定然去寺里拜訪大師啊”蕭穎胄想了想大聲喊道。
釋檀文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繼續道:“府君事務繁忙,老衲本不必打擾,只不過這幾位施主都是有善根的人,其中有許多誤會還請府君日后細細詳查,老衲乃佛門弟子怎能看著這江陵城無謂殺生呢,還請府君收手吧”。
蕭穎胄眉頭再一皺,不悅地問道:“大師難道是想違抗朝廷嘛,本官看在大師身份上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速速回去莫要多管閑事”。
釋檀文又一笑道:“南無阿彌陀佛”,隨后只聽他竟然朗聲念誦了一段梵文經文,眾人定睛看去釋檀文神色莊嚴,聲音悠揚而又洪亮,一陣經文念著念著竟然讓眾人一陣恍惚,只覺得心中一陣安定不愿再多多動手,只有深深研習道家經書的王遠知的陸靜修才最先反應過來,看著周圍幾人發呆神色,猛然定睛一看,發現西風幾人竟然要作勢逃跑,王遠知一怒赫然用內力大吼一聲“呔!”,這一聲如驚雷一般炸響才將眾人喚醒過來,看著眼前場景個個心驚不已。
“好一個佛門密/宗的「大悲咒」,梵音入耳、眾生普渡,竟然是這般攝人心魄,早就聽聞長沙寺住持佛法深厚,今日一看了不起啊”王遠知心有余悸地喝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田东县|
朝阳市|
林芝县|
建水县|
灌阳县|
邹平县|
吉安县|
泉州市|
二连浩特市|
婺源县|
德惠市|
中超|
金阳县|
弥渡县|
漳浦县|
太原市|
旺苍县|
始兴县|
家居|
松原市|
宣汉县|
大同市|
宜黄县|
浪卡子县|
丰宁|
建始县|
静宁县|
潞城市|
旌德县|
高要市|
库车县|
花莲县|
额敏县|
日照市|
文昌市|
新民市|
甘孜县|
华阴市|
酒泉市|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