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樂天走后,幼僖便去給太后請安,再陪著看了一出折子戲,時辰很快一晃而過。 黃昏剛至,景文帝照常來永安宮給太后請安。這些日子下來,太后的氣也消了不少,至少不再是冷眼相對,幼僖便順水推舟請景文帝留下來共用晚膳。 膳桌上,景文帝說起秋后多雨,有地方奏折遞上來,說是洪水沖垮了堤壩,淹沒了莊稼,沖毀了屋舍。不過萬幸的是百姓都沒事,也無人傷亡,雖說地方官員都緊急布下了措施,但還是損失慘重。 天災降臨,沒了屋舍和良田,百姓的吃穿用度便成了最大的一個難題。地方官員都緊急做了措施,安頓好了災民,也已及時開倉放糧,便是一方鄉紳也紛紛伸出援手。但只是口多食寡,要不了多久糧倉就快見底,故而官員請奏朝廷以撥糧食賑災。 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景文帝的臉色很是不好,嘆氣聲一次重過一次。 畢竟是天子,是天下百姓所依賴之人,景文帝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一方百姓,還有天下百姓。 撥糧賑災固然是緊要之事,但搶修堤壩也是迫在眉睫,即便不曾受到洪水侵擾的城鎮也要開始著手提防,唯恐天災來臨。但如此一來,撥糧多少,予財多少,由誰護送便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朝堂對此諸多意見,人人都有一個推薦,卻從來達不到統一。 景文帝今晚晚了一些過來,便是在朝陽殿里同秦國公和寧丞相商議,說得都有理,可護送的官員只需一人,這便又將問題給拋了回來。 太后靜靜的聽著景文帝說著朝堂上的這樁事,喝了小半碗鵪鶉湯,捏著絲絹拭了拭嘴角,才不急不徐的開口:“皇帝想好讓誰護送賑災糧食了嗎?” “兒子還在考慮。” “那哀家給你舉薦一個人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