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刻骨仇怨-《走陰夜話之打更人》
第(3/3)頁
只是當奚宣詢問青湘吟去了哪里時,白琴蘇有些支支吾吾。
心思本就大大咧咧的他,并沒有懷疑白琴蘇的謊言,法海卻是更加沉默。
晚上:
法海忽然說今天自己下廚,白琴蘇也沒多想,奚宣卻緊張不已。
很快,在灶臺一陣忙活之后,一桌豐盛的素齋擺上了桌。
奚宣本來緊張法海會不會端出所謂的雄黃酒,但看到法海不曾準備酒水時,便悄悄松了口氣。
白琴蘇看著一桌的素齋,無喜無怒,卻也不曾動筷。
她看向法海,忽然問道:“法海,你一直戴著的佛珠呢?”
法海笑了笑:“不小心斷了。”
白琴蘇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桌上的菜,忽然出手敲在奚宣的后頸上。
“呃!”
一聲悶哼,奚宣頓時昏了過去。
法海笑道:“看來,白姑娘是不喜歡和尚做的素齋了?!?
白琴蘇一臉復雜地看著法海:“這滿是雄黃的飯菜,我不太明白?!?
“雄黃雖然有毒,但也有藥用。用得好,還能調(diào)節(jié)身體,白姑娘多心了。”
“是嗎?”白琴蘇卻說道:“你的語氣雖然平和,卻一字一句都透著一股生疏,更隱藏著莫名的恨意。”
“法海,你我無冤無仇,我不明白,你一個出家人,為何突然做下這等事情。”
“白姑娘,只要你吃一口,就一口!只要你平安無事,法海保證三跪九叩,給你賠禮道歉!”
“呵?!卑浊偬K輕笑一聲,語氣中說不出是輕蔑,還是冰冷:“如果,我不愿意呢?”
“不愿意嗎?”法海忽然說道:“白姑娘可知,法?;盍硕嗑??”
白琴蘇眉頭微皺,不明所以。
“我未出家前,曾是太史令麾下童子,跟隨那位老爺子和太史監(jiān)的師兄們前往洛陽游歷,拜訪故友。那一年,天寶元年。”
白琴蘇勃然色變,臉色霎時間白了!
“那一日,龍脈悲鳴,邙山塌陷,末日水災伴隨形容不出的巨大蟒蛇。半個洛陽的子民啊,化作水中無數(shù)冤魂?!?
“老爺子護我一命,身死道消。師兄、同僚,為救百姓,凄慘捐軀?!?
“而后沒過多久,失去龍脈相護的李唐盛世,爆發(fā)了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亂?!?
“長安繁華不再,狼煙四起!多少黎民哀嚎,血光四濺!無數(shù)凄厲悲哭,千里不絕!”
法海緩緩起身,目光冷漠幽暗:“而這一切,都源自于那條莫名出現(xiàn)的白蟒蛇!”
“白姑娘,我活了百年有余,雖不知自己為何青春常駐、身體不衰。但百年仇怨,刻骨銘心,縱然魂飛魄散,也不敢忘懷!”
“今日,雄黃素齋,不過是為了驗證一事?!?
“白姑娘,你若吃,我們還是朋友。”
“若不吃,便恕法海今日要報長輩之仇!同僚之恨!百姓之冤!”
【作者題外話】:小科普:
把法海和洛陽的故事連接,是因為在白蛇傳這個故事本身其實就是很多神鬼故事拼接而成。
其中,水漫金山的典故,更有說法,其原型來自于《水漫洛城》。
而水漫洛城先后發(fā)生的時間也大抵就在天寶年間,也就是唐玄宗執(zhí)政時期。
因此,彤山將這里做了時間線的連接。從水漫洛城到安史之亂,再到現(xiàn)在的唐后期的法海。
關(guān)于空桑就是法海這件事情本身,來自于彤山對空桑的身世設(shè)定。
法海,只是空桑在歷史長河當中的一個角色。
后續(xù),現(xiàn)實發(fā)生的劇情線主要用來延伸出走陰十部之間的故事,以及空桑作為打更人如何成長的故事。
而相關(guān)過去歷史線的故事,則作為空桑本身、其伙伴的關(guān)聯(lián)和女主的聯(lián)系,這三個要素進行發(fā)展。
請大家耐心翻閱哦。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蓬溪县|
常熟市|
河曲县|
合阳县|
襄垣县|
万源市|
繁昌县|
廉江市|
静宁县|
阿拉善右旗|
新昌县|
扎囊县|
嘉峪关市|
罗山县|
中卫市|
延边|
卢湾区|
兴宁市|
河池市|
罗平县|
乌鲁木齐县|
巴彦淖尔市|
湄潭县|
五华县|
泗水县|
襄城县|
明光市|
枣强县|
吉木萨尔县|
岳西县|
东乡|
万源市|
德安县|
喀喇沁旗|
黄龙县|
青州市|
洞头县|
昭觉县|
开平市|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