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4章轉(zhuǎn)妻為妾的妻(2) 原主秦小嬋,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農(nóng)家姑娘,她上有雙親下有弟弟,還有一個身為秀才的丈夫孟仲華。 丈夫孟仲華祖上曾出過官員,只是后來家道中落,才不得已遷至小山村。但孟家人每一代都想要重新光耀門楣,孟仲華也不例外。 幸運(yùn)的是,孟仲華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十六歲便是秀才,只是恰逢那一年其父過世,身為兒子不得不守孝三年,才會被耽誤至今。 秦小嬋原本作為一個普通的農(nóng)女,按理來說是不可能成為孟家這樣的書香門第的兒媳,只是孟家當(dāng)年初到這個地方略顯困難的時候,是秦家的祖宗幫助孟家扎根在此。 孟家記恩,才會在兩家小輩媳婦懷上身孕的時候結(jié)了娃娃親。 兩個小輩自小玩到一處,結(jié)親成就一件好事,如此看來生活也算圓滿。然而這樣的圓滿,在孟仲華考上了舉人,得到一個知縣的位置之后,就開始變了。 秦小嬋只是個農(nóng)村婦人,她懂的道理并不多。只是覺得自從丈夫坐上了知縣的位置之后,對她的態(tài)度越發(fā)冷淡,婆婆也開始埋怨她嫁給孟仲華幾年都不曾有孕。 秦小嬋的一切都默默忍受著,只是做事更加努力認(rèn)真,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態(tài)度來讓丈夫與婆婆看到自己的好。 但事實(shí)遠(yuǎn)不如她想象的那么好。 秦小嬋的忍讓,在孟家人看來就是軟弱可欺,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還變本加厲。 一直到某天,婆婆突然好了臉色,對她直言孟家需要有人傳承香火,而巡撫大人的女兒與孟仲華合算八字,正是天作之合,要她自請下堂,莫要耽誤了孟仲華的前途與香火。 秦小嬋這才知道,早在丈夫上京趕考的時候,就已經(jīng)與巡撫大人的千金有過接觸。 只是家中的妻子尚在,那千金小姐也決計不可能成為妾室,故此孟仲華才會聯(lián)合自己的母親,想的就是要逼迫對方自請下堂。 怎料秦小嬋如此愚笨,竟是連他們的刁難和暗示都不懂,硬生生的忍了大半年。 最后還是孟仲華收到千金的來信,說她父親要把她許配出去,孟仲華這才坐不住了,找來自己的母親與秦小嬋坦白。 秦小嬋被這消息打擊到失魂落魄,可她只知道自己出嫁從夫,如今卻是要被休棄,怎么都不愿意。 苦苦哀求孟仲華,哪怕是愿意當(dāng)一個妾室,也要留在對方身邊。 孟仲華沒辦法,雖說秦小嬋嫁給他好幾年還沒有懷上,可村子里這樣的事例不是沒有,某戶人家足足等了十年才等到一個兒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