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要不要停掉大明官員俸祿一事,最終還是先擱置了。 原因無他,因為需要靠俸祿養活一家老小的人太多了。 東林君子們也不都是有錢的人,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各部侍郎,還有御史們也許不差錢,地方的巡撫們也都不差錢,但不代表那些吏員不差錢啊。 雖然都有些油水,但誰不要養活一大家子? 居京師大不易,難道在地方就容易了? 地方的人情往來更多! 如果這個時候斷掉官吏們的俸祿,那么武裝討薪的可能就不只是一個甘陜的驛卒李自成這么簡單了。 大明武德充沛,文官比武將還能打,如果真發生崇禎皇帝善意欠薪的事情,那么這些在地方盤根錯節的官員少不了要武裝討薪的。 那個局面誰也不愿意看到,原本裁撤全國大部分驛卒弄出個李自成來已經讓大家很難受了,如果再弄出個王自成,張自成,那大明天下就徹底亂成麻瓜了。 既然不能節流,暫時也不能開源,那也只能考慮下眼前該做的,例如讓洪承疇抓緊去甘陜,爭取改變一下甘陜局勢... 以兵部尚書銜領三邊總督的洪承疇如今躊躇滿志,又有些忐忑,因為如今的甘陜局勢并不理想,而且洪承疇也知道了自己要面對的真正對手是誰。 大明天啟朝的三邊總督,新黨核心成員,新軍實權大老,在甘陜坐鎮長達八年如同佛陀一樣鎮得甘陜八年風平浪靜的絕對狠人,史可法。 史可法,這個名字在前朝就非常有名,雖然這位很少出現在朝堂,但無論是天啟帝朱由校還是張好古都非常信賴并支持史可法。 論起在甘陜的威望和人心,洪承疇知道自己是無法和史可法相比的,但讓洪承疇自認失敗也不可能,他也是個極其驕傲的人,歷經四朝,三朝從官,一步一步走到如今成為大明的三邊總督,手握十萬大軍,執掌甘陜千萬人生死,尤其是在如今朝廷西北危機時刻頂起這個擔子,心里沒點自信,沒有一定韜略的人,是擔不起這個擔子的。 洪承疇來甘陜了,帶著他三邊總督的儀仗浩浩蕩蕩抵達甘陜,同時接手了原本的京營、邊軍和甘陜衛所。 而洪承疇的總督駐點,則是山西平陽府... 沒錯,堂堂三邊總督,駐地不是陜西,而是山西。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如今整個陜西已經被起義軍瓜分了,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十八路反王占據了整個陜西,尤其是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三支兵馬,成為了整個甘陜地區最強大的力量。 十八路反王很大程度上就是李自成、張獻忠和高迎祥在支撐,畢竟這三人也是大同社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地方。 但其實有心人看得很清楚,李自成三人不過是為王先驅罷了,他們只是在替真正的主人清掃障礙,打掃環境,等待那個真正能做甘陜主的人到來。 而如今史可法到了甘陜,甘陜地區真正的主人回來了。 史可法回來的很低調,他并沒有聯系太多人,他還在默默看著甘陜局勢,等待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如今洪承疇帶著十萬大軍駐扎平陽,對甘陜虎視眈眈,而十八路反王看起來有幾十萬大軍,但實際上可堪一戰的只有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三家。” “這三家是我們大同社支持力度最高的,如今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加起來超過十八萬兵馬,其中有三萬原本就是我大同社的將士和基層軍官。” “而這段時間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這三家的十八萬兵馬,其中可戰之兵盡在掌握,只要總督一聲令下,甘陜隨時可以拉出八個鎮來。” “如今我們不動,就是等您回來呢,史總,您只要一句話,咱們隨時都可以直接打起咱們大同的旗幟,打到山西去!” 史可法手下的悍將戚元功如此給史可法表態。 八個鎮,十三萬兵馬,這就是說李自成等三家主要反王的大軍基本都在大同社掌控之中,那僅剩的五萬不是烏合之眾就是不堪教化的,否則以大同社的宣傳和教化能力肯定拉攏過來了。 而有十三萬兵馬,大同在西北可以瞬間將三省變色,直接威脅直隸。 既時便是甘陜、山東,一左一右兩把尖刀頂在朱由檢的腰上,容不得朱由檢不害怕。 得到這個答桉后,史可法并沒有太激動,他靜靜看著甘陜的地圖,等周圍人都有些急躁了這才說道:“在沉陽的時候,我參加了咱們大同社最高等級的中樞議會,元輔在會上給了我兩個選擇:一個是留在中樞,擔任新成立的組織部總長;另一個就是回到甘陜,任甘陜總督并三鎮總統官。” “我沒有任何猶豫的選擇了回來,倒不是說我認為自己當不了那個什么組織部的總長,覺得自己干不好中樞的差事,而是我做事習慣有始有終,這甘陜的事沒完,我哪也不會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