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段時間,張好古是真的沒閑著,實打實的憋了一肚子壞水。 如今大明的藩王肯定是炸了鍋了,一個一個的集體破防,須知,這狗皇帝一口氣直接廢掉了四個王爺。 如今這個局勢看起來,怎么看都像是朱允炆當年削藩王的手段。 一個一個的收拾過去,也不知道下一個是誰。 這個情況,你都不知道下一個這個屠刀到底會不會落到自己的腦袋上。 想到了朱允炆,自然也就有人會想到朱棣。 現在朱由校要削藩,那么其他的藩王會不會有人學習朱棣來一個奉天靖難? 誰會動手,張好古還真不好說,畢竟,如今大明朝這么多王爺,你都不知道哪一個會忽然間崩出來。 不過張好古依舊自信,這群王爺也只是看起來稍微威風而已,雖然,即便是蹦跶出來靠著朝廷的實力也是可以將其輕松鎮壓。 別說新軍了,地方軍隊的力量絕對是吊打這群家伙的。 就這群牛鬼蛇神還想要奉天靖難? 真以為自己是朱棣么? 也不看看朱棣把你們削弱成什么樣子了? 王府的護衛都削減大半,只留下必要來伺候王爺的人。 王爺們的自由也受到了限制,他們只能在自己的住所所在的城市內活動,完全不能出城。要想出去,必須要層層上報,等到皇帝的批復以后,他們才能出城,而且,他們的申請基本都不會得到批復。 這群人,可以算是一群坐井觀天的豬。 不過,對于張好古來說,他也不會掉以輕心。 藩王作亂,會造成社會層面的破壞,這對于國家來說是一種損失,而且,太遠了咋辦,舟車勞頓,等到自己過去之后,只怕還是要形成不小的規模,如果起來一個,其他諸王響應,那個時候,朝廷剿滅叛亂,也是要花費不少的心思。 此外就是自己的新政也是觸動了朝廷官員的利益,也許藩王自身并沒有造反的實力,可是,如果藩王造反的時候,這群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真的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藩王把事情鬧大了怎么辦? 鬧大了,才好殺了自己。 看看七王之亂,再看看晁錯,多聯系聯系自己,多么完美的劇本。 就憑大明這群狗官,張好古相信,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么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如果藩王作亂的規模太大,對于自身來說,也是極大的威脅。 藩王要做亂,必須要控制在小范圍內。 不然自己這幾年給大明攢下來的這點家底全都要搭進去。 要切香腸,慢慢來。 在這之前,還是要挑一個靶子來。 張好古這個家伙缺德就是缺德在他感覺藩王有可能作亂,那么,我就挑一個藩王出來,狠狠的收拾一頓,也好讓其他的藩王知道知道朝廷的手段,好好掂量掂量自己造反的后果是什么。 讓藩王不敢作亂,朝廷表現出來的實力越強,他們就越是不敢造次,如此,朝廷再來施展諸多政策的時候,藩王也就越是容易屈服,自然,可以靠著懷柔的手段可以慢慢的收縮他們的權力,最后,削藩王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怎么展示朝廷的實力呢? 朝廷在遼東被打的親媽都不認識,諸多藩王難免也是有所輕視,那這個時候,就要挑一個藩王出來練練手了。 收拾不了遼東,我還收拾不了你? 張好古挑的這個藩王就是潞王。 這個把柄都是現成的,你朱常淓的老爹的陵墓超規了,已經是帝王陵寢的標準了,那么問題就來了,你潞王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說你沒有不臣之心,誰信呢? 侵吞土地,朱由校都能跟謀逆強行聯系起來,何況,你老爹的陵墓還是屬于嚴重超標。 就你了! 而朱由校對于折騰自己的這群親戚顯然也是十分上心。 這么多土地,憑什么就因為是自己的親戚而不交稅?知不知道現在大明朝到底有多么窮? 太祖爺和成祖爺他們清高,他們了不起,可是朕不行! 朕,窮! 收拾山東三王,均分土地的時候。 魏公公也是一點都沒閑著,東廠番子也已經是大規模的出現在了潞王封地衛輝府。 現在擺在潞王面前的選擇有兩個,第一個是造反,正好隔壁的戚元功也已經是等候多時了,只要你造反,立刻就把你給拿下,也好向讓大明的諸王都好好看看,朝廷的新軍實力到底有多么強,也好讓你們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是什么什么臭魚爛蝦。 第二個就是不造反,不造反也沒關系,直接抓到京師,然后,繼續去逼下一個藩王造反,最好么,一個個的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然后,被一個一個的廢掉。 其實,張好古反倒是覺得,第二種可能性比較大。 真以為自己就是朱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