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校有心事兒。 還是自己皇莊分地的事兒。 他知道,張好古說的句句在理,可是這畢竟是自己的田,也是自己的私房錢,真的要拿出來給百姓分地,他舍不得。 可是,他又明白。 如果不拿出來, 要么就是朝廷拿出財政來養著,要么,就讓他們重新變成流民。 朝廷財政支能養一萬,兩萬,甚至可以養三萬五萬。 但是,十萬呢?二十萬呢? 讓他們重新變成流民, 朱由校又于心不忍。 現在這一張張幸福的臉,再度變成那個麻木不仁的樣子。 他又有一種惻隱之心。 張好古跟在一邊, 也知道小皇帝現在心理斗爭很激烈,他很有耐心的等待著朱由校做出最后的選擇。 如今的永定縣又來了一批新的候補官員。 開始新一輪的測試。 這一批新的候補官員也是從一開始的叫苦不迭,到了現在也已經開始適應了永定縣的生活。 只要想要出頭,只要朱由校在這里,他們就有奔頭。 不少的房屋已經是修繕起來了。 外來的流民先是要集中住在一起,然后有了一兩份差事,有了錢,就可以去蓋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不過在永定縣最為吃香的地方是大通商行。 這是張好古專門建立的商行。 主要就是賣三足金蟾,此外就是織布機和紡織機。 這兩個部門目前可以算是最賺錢的。 至于之前張好古提出來的開荒的構想,實際上并不成立, 這些沒有經過開墾的荒地第一收成不好, 第二, 位置不好,第三, 產出比不好,有些地干脆就是鹽堿地。 目前來說,這些流民還算是穩定在這里,可是,時間久了,沒有土地耕種,還是要出問題的。 張好古不說。 就是希望朱由校能夠自己的思考。 要讓朱由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 必須要貫徹攤丁入畝,必須要把土地給釋放出來。 他自己不想明白,張好古再怎么苦口婆心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只有讓這個狗皇帝自己體驗,自己去感悟,他自己明白過來的東西,掌握的道理,比起自己說一百遍,說一千遍都好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