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此又過了幾日,蔣彥彬對陸良的醫術越發肯定,每每有工人前來看病,都會讓他先上去診斷。 而陸良每次出手都能準確且快捷的解決問題,一來二去之下,他醫術精湛的名頭便在紅星軋鋼廠散播開來。 是日,賈東旭正在車間睡覺,聽到一旁易中海傳來的聲音,“東旭,去,把下午要用到的鋼筋整理一下。” 聞言,賈東旭揉了下朦朧的眼睛,撇了撇嘴,不情愿的應承下來。 “好,知道了。” 事實上,是易中海前幾年帶賈東旭進的軋鋼廠,兩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師徒的關系。 至于原因,因為易中海和一大媽一直沒有孩子,考慮著自身養老問題,便把主意打到了大院里年輕人的頭上。 當年這四合院里住著的幾戶人家,許大茂和傻柱都沒結婚,反倒是賈東旭不知道給秦淮如灌了什么迷魂湯,早早的結了婚,讓眾人十分意外。 也正因此,賈東旭進入了易中海的視線。 但后者進到軋鋼廠后,一直好吃懶做,工作完全不上心,這都過去好幾年了,結果還是個二級鉗工,也就是剛出學徒的水平,讓易中海很是惱火,也很失望。 技術活干不好,殘次品一大堆,久而久之,易中海也就不指望他能在鉗工這方便有什么成績了,平日里就偶爾讓他干點雜活,混混日子。 賈東旭滿臉不爽的爬到半空的貨架上,看著這些直徑約十二毫米,長約十米的鋼筋,搖了搖頭。 隨后,他打開固定鋼筋的鋼纜,把吊帶從分隔開的十多根鋼筋下穿過,再隨意的把吊帶往行車的吊鉤上一掛,也沒檢查吊帶是否完全咬住它包裹的鋼筋,就拿起遙控器操作起來。 正常來說,不管需要多少鋼筋,工人每次都只能吊取一根,而且操作行吊的工人必須手扶著鋼筋,以免滑落。 但賈東旭為了省事,一次性就把所需的十多根鋼筋全部打包。 然后,這些單根重約十公斤的鋼筋就被斜挎著吊了起來,且位置比較高,距離地面有兩三米的樣子。 由于吊帶沒有卡死鋼筋,造成錯位,鋼筋的重心偏移,其中一根鋼筋開始向下滑動,鋼筋摩擦吊帶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賈東旭確實在第一時間就注意到這奇怪的聲音,他轉身看去,就發現一根鋼筋直接滑落,沖著自己就飛了過來。 他當即瞪大眼睛,想趕忙向后退去,但卻不小心絆倒在地。 好在這根鋼筋并沒有戳到他,反倒是插在距離他下跨幾公分的位置處,這讓賈東旭松了口氣。 但由于最開始滑動的那根鋼筋脫帶,給吊帶中的其他鋼筋騰出了位置,所有鋼筋也都隨之滑落。 “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