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銷售點的短缺,蘇昱知道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 “光線”的首次發售,只在四個城市上市,的確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短板。 不過,蘇昱也不會因為這個短板,而改變之前的決定,依舊是不會和其他銷售平臺合作。 新人生集團建立銷售一體化的新平臺,已經是勢在必得,不會因為眼前的這一點困難,而有所改變。 在這個環節中,新人生集團已經決定掌控在手中,而不會被外界資本所控制,不會讓這個環節,成為集團發展的薄弱點。 更何況,這雖然是“光線”的發售短板,但要說影響也不算是太大。 畢竟,“光線”現在的產能還是比較有限的,就算和各大銷售平臺合作,把“光線”賣遍全國,但也只是相當于把有限的產能,分散到全國各個城市而已,但總銷量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而且發散出售的話,有利也有弊。 在各個城市的影響力會提高一些,都因為太過分散,每個城市的銷量都不會太高,是很難形成真正的影響力,對品牌的提升也是有限的。 而集中在四個主要城市銷售的話,可以憑借有限的產能,在這四個城市可以做到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還不如集中發力,這樣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在短時間產生最大的影響力,并且在短時間之內,在這幾個城市,獲得足夠高的市場份額。 等這四個城市的市場份額占據到一定程度后,影響力也凝聚起來后,就可以借助產能提升,向四周擴散。 所以,蘇昱認為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先集中在四個城市發力,反而更有利一些。 在全國同時出售的話,產能就被分散了,一個城市也不會有多少輛,可能很多人一年都見不到一輛“光線”,那影響力就太分散了,很難在短時間提高知名度。 而且,蘇昱覺得在這四個城市先進行發售,也是相當于一次測試,等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后,在其他城市推廣的話,則是會更加容易一些。 在這期間,如果發現問題的話,也可以及時改正,問題就不會太大。 所以,對于“光線”的銷售平臺問題,蘇昱認為影響是不大的,短時間可能會有一點小影響,但對于新人生集團的后續發展,是有百利無一弊。 新人生集團擁有自家的銷售平臺,那無論日后會不會和其他銷售平臺合作,都會有更大的自主權,也會比較強硬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