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嫁人,的確是一件喜慶的事情,但喜慶的事情,不代表所有人都會高興,也不代表當事人會高興。 女主人公出嫁的那一天,才十六歲,十三歲訂婚,十六歲就結婚,在還懵懂的年紀,就已經被分配了另一半,對愛情還沒有開始憧憬,似乎就已經結束了。 那時候的婚姻,并不是像現在這么自由,不是喜歡誰,就可以嫁給誰,很少可以自己做主,更多的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 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見過一面,就已經因為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再在一起,然后就這樣過了一輩子。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少女在出嫁的那一天,又怎么高興得起來,怕是會很惶恐,很不安,很難感受到喜慶。 所以,這個喜慶的日子,怕是只有其他人才會感覺到喜慶,而作為當事人的她,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喜悅。 正因如此,蘇昱認為秦伊的做法是對的,她對演員的要求并沒有做。 為了這場戲,秦伊足足拍攝了三天,期間重拍了無數次,而蘇昱也不是干看著,主要是以指導演員為主。 這部電影的演員,基本都是新人,沒有什么演戲的經驗。 有時候,秦伊說得很明白,而演員也可以聽明白,但有時候可以理解,但不代表就做得出來。 而這個時候,蘇昱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他對演員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讓一個新人的演技,在短時間做到合格,并且可以完美演出戲里所需要的感覺。 這方面,蘇昱是絕對的權威,許多導演都做不到這一點。 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每一個演員跟他合作后,都是獲得很大的進步,就是他的指導無人能及,能做到一針見血,并且可以讓演員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讓他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演技,更好的演好每一個角色。 有蘇昱在旁邊指導演員,秦伊就輕松很多,她對演員的要求再高,也不擔心演員做不到,有他幫忙,這些都不成問題。 不過,就算是如此,這場戲還是花了三天才拍好。 而這場戲的鏡頭并不算多也不算復雜,甚至是非常簡單的一場戲,場景簡單,轉變少,連臺詞都沒有幾句。 但就是因為簡單,沒有什么臺詞,才更見功底,想要拍好的話,難度就非常高了。 特別是想要拍出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來,就更加不容易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