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30tb和100tb,聽著非常龐大的,但這容量都比不上饕餮硬盤的起步容量而已。 饕餮硬盤的起步容量,就達到了128tb,最大可以做到1pb,甚至這還不是極限,還可以繼續做到更大的容量。 另外,饕餮硬盤的讀寫速度,也遠超這兩款產品,最低也是六倍的速度。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三星的30tb,還是nimbus的100tb,其規格分別是2.5寸和3.5寸,這可要比m.2接口(nvme協議)硬盤大太多了。 而饕餮硬盤的規格,跟m.2接口(nvme協議)硬盤是一樣的,也就是比內存條還要小一些。 如果饕餮硬盤做成2.5寸規格的話,那容量可以增大十倍,甚至是一百倍以上。 而且,三星的30tb,以及nimbus的100tb,都不屬于普通民用的商品,其售價可能要動不動就是十幾萬,根本不是普通消費者可以用得起。 至于饕餮硬盤的售價,目前還沒有公布,也沒有辦法比較。 不過,未來科技公司明顯是要把饕餮硬盤,打造成量產產品,甚至有意做成一種可以普及大眾的產品,那售價就不會太高,就算貴一些,也應該只會比現在主流硬盤貴一點,而不會超過太多。 如果售價太高的話,那根本沒有辦法普及。 而未來科技公司的產品,一向是走量,而不是選擇高價出售,價格低才有希望讓普通消費者都可以用上。 無論是乘黃內存,還是饕餮硬盤,都讓觀眾非常激動。 因為,這種內存條和硬盤一旦普及的話,那計算機行業可謂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會一下子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事實上,在這個發布會過后,就可以宣布進入內存條進入tb時代,而硬盤則是進入pb時代。 最重要的是,未來科技公司的產品,無論是內存條還是硬盤,都不是以容量取勝,而是以更優越的性能來獲得最大的優勢,而容量僅僅只是優勢之一。 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以及安全,乘黃內存條和饕餮硬盤都是遠超現在市面上的主流硬盤。 “在看了直播后,媽媽問我為什么跪在電腦前?” “1t的內存條,還有1pb的硬盤,好激動,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用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