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不是先生自己當真也碰到過這樣的場景,還以為女弟子有被害妄想癥呢。 不過話說回來,難道是世家女子自幼有人教導這些,不然這也不是女弟子能瞎編出來的東西。 先生那是有些疑惑在心里的。若不是先生到了這個年紀,怕是都看不透這些事情的。 當然了,到了這個年紀,那也是看了女弟子的鑒寶實錄才睜開慧眼的。 先生:「對了,記得讓圓圓也看看。」自己上過當,那就不能讓徒子徒孫栽這上。 跟著先生又說了:「姜姜就算了,看這個東西,會移了性情的。」說真的,怕徒孫女被這樣的女子給欺負了,更怕徒孫女想不開,玩意學了這東西,可真是愁人。 姜常喜:「先生您多慮了。圓圓同姜姜早就被弟子耳提面命過了。」當娘的好東西都先緊著自己孩子。 從小就得有防坑蒙騙教育。常樂這不過是加強版的教育。主要防范那些茶女的。 先生對著女弟子吐槽:「有你這么一個娘親,還真是……」先生愣是形容不出來了,可真不覺得頂頂好。 先生也沒法說,你都幫著孩子防范于未然了,孩子這輩子的桃花怕是都斬斷了。 話說自家小弟子這種情況,斬桃花還是正確的,要知道別人私德有虧那是名聲有污點,自家小弟子如今是準駙馬,私德有虧那是生命有危險,天家畢竟是天家呀。 所以女弟子提前防范有什么錯?就這樣吧。總好過因為這些心機女,搭上小弟子的姓名。或者還有家族。 先生潤筆的時候,把女弟子的那些故事情節都給去掉了,剩下的都是警示真言。很正經的一篇警示錄。 姜常喜看著先生干巴巴的文章,不太滿意,扯扯嘴角,這能有什么警示作用,只有故事有代入感,有激烈的情緒渲染,那才能讓人感同身受。 跟著就開始同先生說起了這個問題。關于文學創作,姜常喜覺得她還是有點見識的。比先生強。 雖然正經的文章她不成,可不正經的文章中,她的閱讀量相當大。 先生聽著女弟子,那邊意見多多,那是全程黑臉:「我不是寫話本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