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2章 學員劉凱出列! 大夏航空業能夠有今天這般欣欣向榮的態勢。 這離不開他背后的航空工業研究院鼎力支持。 研究院不僅僅是研發出來最先進的戰斗機。 還有諸多訓練器材也是出自這所研究院。 眾人眼前的這個高速轉椅當然也是。 它的作用當然不止是訓練學員這么簡單。 還能夠測試飛行員學院最后到底能夠駕駛怎樣的飛機。 當然兩分鐘只是一個合格標準。 如果最后只能勉強達到這個標準,那就只能夠駕駛一些低烈度的飛行器。 比如說螺旋槳飛機,直升機,教練機等等。 能夠做到堅持150秒算是一個良好標準。 對應的就能夠駕駛一些中烈度的航空器。 比如說常見的一些轟炸機,還有運輸機,水上飛機等。 能夠堅持三分鐘,就是一個優秀標準了。 這也是教官帶他們前來這里訓練的最終目的。 因為只有達到這個標準,才能夠駕駛高烈度的航空器。 也就是現代的這些動輒超音速的戰斗機。 不管是第一代第二代戰斗機,還是現在最先進的戰斗機,還有艦載機。 飛行員的選拔標準本來就高。 等到最后他們這四十人當中能有一半能夠達到這個標準都算是好的了。 為什么二戰之中,那些國家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換回來自己被俘的飛行員。 就是因為培養一個優秀的戰斗機飛行員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 說是萬里挑一也不為過。 至于說是王牌飛行員,那更是可遇不可求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高的標準。 那就是能夠堅持五分鐘以上。 這樣的標準,是大夏國航空部選拔宇航員才有的標準。 其實每個學員或多或少的都了解了一些訓練流程。 都知道這只是最初步的訓練。 雖說只是入門,但大家再清楚不過,也是最難的一關。 直接能夠決定他們最后的去留,這如何不讓他們感到緊張。 在場的所有人,既然能夠走到這個飛行基地,當然每個人都足夠優秀。 但是面對眼前這個龐然大物,心中都有些七上八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