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回到那個年少時候的年代,天空很藍,草地很綠,一切人如舊。 mark看著臺上的年輕人,那種時代在他們身上堆疊,契合,又擴散開來的感覺,讓他覺得無比地感慨,像是... 說像是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有點夸張。 讓他想到了年輕時候的故事,然后聽著: “overseas from coast to coast to find a place i love the most where the fields are green to see you once again, my love...” 此時的演播廳仿佛時光交錯,剝下現代的外衣,露出那時候的樣子。很多人都聽得太投入了,甚至,感覺很需要再抽根煙來鎮定一下。 從大洋彼岸到天使之城,他很好奇這些人怎么做到讓音樂跨越空間,更是跨越時間的。但他更愿意之后再探尋,因為下一段音樂已經開始。 ... 第二段其實和第一段相比,直接了很多。 或者說歐美流行樂很多都比較直接。 你有時候聽一首英文歌,聽得非常起勁,感覺帥爆了,酷斃了,簡直無法比喻了,然后有一天心血來潮去分析了看歌詞的中文意思: 額,這個歌詞,是認真的嗎? 太直接了,而且是那種直接說出來的那種。 更別說有的歌詞超級沒有營養。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聽英文歌也有那種聽不懂的加成,否則國人的音樂還是喜歡婉轉些: 但在這里,不需要。 制片可不知道這里面的區別,他只是聽著歌詞里的人:想要讀些東西,試著開始工作,也和朋友們一起開懷大笑,但我還是阻止不了想你的念頭。 所以是,想什么呢? 可以是當時的愛人,可以是青春的歲月,還是那一整個值得被懷念的年代?黃金年代是值得被懷念的,用任何形式都可以。 但懷念過后,只剩下歌詞里的恍然: 我不知道它們現在如何,為什么消失不見 以及它們究竟去往何處 那些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日子,一起哼唱過的歌,都隨風遠去了。 但是,我的所愛,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然后副歌再起。 那種重復與堆疊,幾乎完全不用想象地,擊中了這個一80年代出生為主的工作人員的攝影棚: “say a little prayer my sweet love dreams will take me there where the skies are blue to see you once again (oh, my love)...” 這和剛才的泡菜國組合完全是兩種風格。 他們聽著副歌最后拉向高潮,那個很會聊天的年輕人帶頭拉高了音量。 《my love》里充滿了大量的平實,樸素,經歷過歲月的懷念,像是最真實的記錄。而這一刻,故事卻好像插上了新的翅膀。 低音高音交替,過去現在在歌里同時出現。 雖然基底依舊是那樣的故事,雖然音樂中仍然帶有那個年代的一點粗糙感,雖然歌詞也依舊是帶著那樣的感覺, 但這些,都不妨礙高音對人們帶來的感覺。 高音,不是隨便用的。 相較于把高音當做一個貫穿的某些歌曲,許賀全程壓著情緒,那種淡淡地感覺把所有人拉進故事里,然后猛地在最后戳開一個口子。 像是一把順滑鋒利的刀,然后,盡在不言中: “overseas from coast to coast to find a place i love the most where the fields are green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