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就是請專業的表演老師,給自家藝人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邏輯。也就是說,提前請了輔導老師,先把這角色從頭到尾梳理一遍。 到時候無論導演讓他演什么,都不會跳脫出整個角色之外,甚至表現的相當的有道理。這樣的理解,就足以在面試中勝人一籌的。 畢竟,新人嘛… 有哪幾個有關雨桐這樣牛x背景的經紀人,能請來厲害的表演老師,為一個出場可能也就那么一點時間的角色,去分析整個人物? 第三,也就是馬建東本人。 他的資質是得到了關雨桐父親,也就是關仲景的認可的——想想也是,自己的孩子的事業起步期,再怎么操心也不為過。 所以馬建東本人的資質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關雨桐幾乎是信心拉滿,勢在必得地來了;然后又無比深刻的認識到,事情糟糕了: 就是因為她此刻深刻的意識到, 兩方對于角色的理解,不在一個層次上。 她們這邊,是在原著的基礎上對角色反復的分析,自洽,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貼合的邏輯;而許賀這邊,則是打破了原著的底層邏輯,挖得更深地問上一句,人妖殊途真的那么簡單? 關雨桐也不是不懂的。 如果說劇里這些幾百幾千年的妖,是個背景問題,觀眾只要接受了這個設定好后就還好。 那更關鍵的就是,每部戲都會把“人妖殊途”當作一個巨大的鴻溝,甚至最終的阻礙來描述,男主女主各種被阻撓,各種艱辛,卻沒多說一句: 究竟為什么會這樣? 一句人妖不同就完了? 但我看你們不也都差不多嘛,兩個鼻子一張嘴,上面兩只眼睛,活了多少年智商也都差不多,思考的邏輯也大差不差。 所以有時候吧, 觀眾都真的想問一聲,你這個“人妖殊途”到底殊途在哪里啊? 最后得出答案:無非就是那些教條唄! 可教條,就是能突破的。 于是每一次就從開播的那一刻,從了解到男女主中間有一個是妖;或者更進一步的,了解到男女主是對立的正道與反派,是不相容的仙魔,是老天爺都不讓兩個人在一起的… 但觀眾,只會短暫驚訝后,點頭“哦”。 因為不論怎么樣,他們都知道男女主一定會在一起的——影視劇第一規律,無論現在有多么困難,只要男女主想戀愛了,一切困難都不存在。 就連天崩地裂的瞬間, 也要等男女主說完誓言的臺詞后,再崩塌。 咿,愛情之力恐怖如斯! 這邏輯領先《盜夢空間》一百年啊… 可,偏偏就是在這樣的邏輯,甚至可以說是影視劇的“常識”下,她第一次聽到許賀的這段臺詞,然后頭一次真切的為男女主是否能真的在一起… 產生了一丟丟的懷疑。 是啊,既然能從這個角度找出這么多問題,那這些問題的底層邏輯,就是兩人的阻礙。 所以如果不是此刻兩人是競爭對手, 她相信她會為了這個表演,大為贊嘆。 因為僅僅就是這幾個問題,就足以讓這后面一整部戲,所有男主女主的各種困難,都給齊了要素——這幾個問題,就給整部戲定了基調。 配合上那種表演,太恐怖了。 關雨桐甚至能想象: 無論這部戲最后整體如何,許賀剛才這段表演,足以讓他拿來當做自己的簡歷,去投給當今任何一位一線二線的導演。 而那些導演,也會因此對他高看一眼。 這許賀… 到底是什么樣的背景,能有哪一位厲害的表演老師,給他安排出如此的設計? 這甚至完全是電影級別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