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偉人-《科技夢境》
第(2/3)頁
皮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一種鈾鹽能自動地放射出一種性質不明的射線。這一發現引起居里夫婦的極大興趣,這是一個極好的研究領域。在一間原來用作貯藏室的閉塞潮濕的房子里、瑪麗利用極其簡單的裝置,開始向這個新領域進軍。僅僅幾個星期,她便取得可喜的成果。她證明鈾鹽的這種驚人的放射強度與化合物中所含的鈾量成正比,而不受化合物狀況或外界環境(光線、溫度)的影響。她還認為,這種不可知的放射性是一種元素的特征。難道只有鈾元素才有這種特性?遵循這一思路,她決定檢查所有已知的化學物質。通過繁重而又艱巨的普查,她發現了另一種元素釷的化合物也能自動地發出與鈾射線相似的射線,由此她深信具有放射現象決不只是鈾的特性,而是一種自然現象。對此她提議把這種現象叫作放射性,把鈾、釷等具有這種特性的物質叫作放射性物質。
她的調查很快從鹽和氧化物擴展到一切礦物。她毫不厭倦地用同一方法去研究大量的材料,終于有了新的發現:有些礦物的放射性強度比其單純由所含鈾或釷所產生的放射性強度要大得多。開始她還不敢確信這一測定,但是經過一二十次重復測量,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這事實表明這些礦物中含有放射性比鈾、釷強得多的某種未知元素。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吸引人的推斷。盡管一些同行勸她謹慎些,她還是深信自己的試驗沒有錯,并下定決心把這一新元素找出來。
因為瑪麗的研究工作太重要了,所以皮埃爾決定暫時停止他在晶體方面的研究,協助妻子共同尋找這一未知元素。皮埃爾的參與,對于瑪麗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和支持。從此,在那間潮濕的實驗室里,有著兩個腦袋。四只手在忙碌。這種通力合作,持續了8年,直到一次意外的車禍奪去了皮埃爾的生命。
這種未知元素存在于鈾瀝青礦中,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種新元素在礦石中的含量只不過百萬分之一。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接著化學分析的程序,分析礦石所含有的各種元素及其放射性,幾經淘汰,逐漸得知那種制造反常的放射性的未知元素隱藏在礦石的兩個化學部分里。經過不懈的努力,1898年7月,他們從其中一個部分尋找到一種新元素,它的化學性質與鉛相似,放射性比鈾強400倍。皮埃爾請瑪麗給這一新元素命名,她安靜地想了一會,回答說皮埃爾·居里(左)瑪麗·居里(右):“我們可否叫它為釙(po)”。瑪麗以此紀念她念念不忘的祖國,那個在當時的世界地圖上已被俄、德、奧瓜分掉的國家——波蘭,為了表示對祖國的熱愛,瑪麗在論文交給理科博士學院的同時,把論文原稿寄回祖國,所以她的論文差不多在巴黎和華沙同時發表。她的成就為祖國人民爭得了驕傲和光榮。
發現釙元素之后,居里夫婦以孜孜不倦的精神,繼續對放射性比純鈾強900倍的含鋇部分進行分析。經過濃縮,分部結晶,終于在同年12月得到少量的不很純凈的白色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在黑暗中閃爍著藍光,據此居里夫婦把它命名為鐳,它的拉丁語原意是“放射”。釙和鐳的發現,給科學界帶來極大的不安。一些物理學家保持謹慎的態度,要等研究得到進一步成果,才愿表示意見。一些化學家則明確地表示,測不出原子量,就無法表示鐳的存在。把鐳指給我們看,我們才相信它的存在。要從鈾礦中提煉出純鐳或釙,并把它們的原子量測出來,這對于當時既無完好和足夠的實驗設備,又無購買礦石資金和足夠的實驗費用的居里夫婦,顯然比從鈾礦中發現釙,鐳要難得多。為了克服這一困難,他們四處奔波,爭取有關部門的幫助和支援。在他們的努力下,奧地利惠贈1噸鈾礦殘渣。他們又在理化學校借到一個連擱死尸都不會用的破漏棚屋,開始了更為艱辛的工作。這個棚屋,夏天燥熱得象一間烤爐,冬天卻凍得可以結冰,不通風的環境還迫使他們把許多煉制操作放在院子里露天下進行。沒有一個工人愿意在這種條件下工作,居里夫婦卻在這一環境中奮斗了4年。
4年中,不論寒冬還是酷暑,繁重的勞動,毒煙的熏烤,他們從不叫苦。對科居里夫人晚年學事業的執著追求使艱辛的工作變成了生活的真正樂趣,百折不撓的毅力使他們終于在1902年,即發現鐳后的第45個月,從7噸瀝青鈾礦的煉渣中提煉出0.12克的純凈的氯化鐳,并測得鐳的原子量為226。鐳元素是存在的,那些持懷疑態度的科學家不得不在事實面前低下頭。這么一點點鐳鹽,這一簡單的數字,凝聚了居里夫婦多少辛勤勞動的心血!夜間,當他們來到棚屋,不開燈而欣賞那閃爍著熒光的氯化鐳時,他們完全沉醉在幸福而又神奇的幻境中。每當居里夫人回憶起這段生活,都認為這是“過著他們夫婦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年代”。而他們也都痛并快樂著!但讓居里夫人感到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丈夫皮埃爾出了車禍,這對居里夫人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居里夫人是一位將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地奉獻給科學事業的偉大科學家,然而法國有關部門對待他們的工作所給予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對于他們的科研成果反應是遲鈍的。首先承認居里夫婦的才干并提議給他們安排一個相應職務的是瑞士政府,1900年,當時居里還只能為著每個月500法郎而在缺乏設備的實驗室工作時,瑞士的日內瓦大學愿以年薪1萬法郎和教授的待遇聘請他開設物理學講座。但是為了提煉出純凈的鐳而從不考慮金錢和待遇的居里夫婦謝絕了。他們的第一枚獎章是英國贈與的,由于他們發現了放射性新元素釙和鐳,開辟了放射化學這一新領域,1903年英國皇家學會邀請他們夫婦到倫敦講學,并授予皇家學會最高
的榮譽——戴維獎章。1903年底,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一起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聘書、榮譽接踵而來的情況下,法國巴黎大學才于1903年授予居里夫人以物理學博士學位。1904年巴黎大學理學院才為彼埃爾開設了講座。1905年彼埃爾才被推舉為法蘭西科學院的院士,只講奉獻不求索取的居里夫婦并不計較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沒有價值的問題。伴隨著榮譽而來的是繁忙的社交活動和頻頻的記者采訪。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們的女兒都成為新聞成為時髦酒館的談話資料。對此他們感到煩惱和不安,他們需要的是安靜,是繼續工作,而不是騷擾。為此他們不得不象逃難者一樣,化了裝,躲到偏避的鄉村去。當一個美國記者機警地找到他們后,瑪麗很坦率地告訴他:“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一些要在美國創立制鐳業的技師要居里夫婦申請這項發明的專利時,他們夫婦商議后作出決定:“不想由于我們的發現而取得物質上的利益,因此我們不去領取專利執照,并且將毫無保留地發表我們的研究成果,包括制取鐳的技術。若有人對鐳感興趣而向我們請求指導,我們將詳細地給以介紹,這樣做,對于制鐳業的發展將有很大好處,它可以在法國和其他國家自由地發展,并以其產品供給需要鐳的學者和醫生應用。”如此聲明可見居里夫婦所具有的無私、寬闊的胸懷,他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看作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榮譽頭銜,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1899一1904年之間,居里夫婦共發表了32篇學術論文,集中反映了他們在開拓放射學這個新的科學領域的貢獻。當他們正以倍增的熱情繼續前進時,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在參加了一次科學家聚會后,步行回家橫穿馬路時,被一輛奔馳的載貨馬車撞倒,當場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對于居里夫人,這一打擊太沉重了,一度幾乎使她成為一個毫無生氣、孤獨可憐的婦人。但是對科學事業的熱愛,皮埃爾生前的囑咐:“無論發生什么事,即使一個人成了沒有靈魂的身體,他都應該照常工作。”激勵著她。她勇敢地接替了皮埃爾生前的教職,成為法國巴黎大學的第一個女教授。當她作為物理學教授作第一次講演時,聽課的人們擠滿了那個梯形教室,塞滿了理學院的走廊,甚至因擠不進理學院而站到索爾本的廣場上。這些聽眾除學生外,還有許多與瑪麗素不相識的社會活動家、記者、藝術家及家庭婦女。他們趕來聽課,更重要的是為了向這位偉大的女性表示敬意。
1903年,瑪麗·居里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這是大多數人知道的一個常識,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在由4個當時有名的科學家聯合提出的提名信中,連瑪麗·居里的名字都沒有提到。主要的功勞被歸結于一個叫貝克勒爾的出身化學世家的貴族科學家,而皮埃爾·居里的作用在描述中被語焉不詳地形容為這個貝克勒爾的“助手”——如果可能,——如果不是居里的堅持——以及事實存在的巨大力量,這個貝克勒爾根本不會允許瑪麗·居里,一個女人的名字和他同列在一起。
事實是:瑪麗·居里獨立完成了鐳的提純以及對放射性物質的探索和結論,皮埃爾·居里更多的是她的合作伙伴和助手,關于放射性存在的概念與理論,最早只是誕生于瑪麗·居里那顆偉大的頭腦中。貝克勒爾根本對這項工作沒有任何實質的指導或者幫助,他只是依仗自己的身份與地位,作為居里夫婦的引薦人,將他們帶入了還為上流社會所把持的科學界大門。
事實是,瑪麗·居里的名字,就象咱們中國無數學術著作一樣,真正的作者,被署在最末一個。而這個貝克勒爾居然有臉在發言中說:“居里夫人的貢獻是充當了皮埃爾·居里先生的好助手,這有理由讓我們相信,上帝造出女人來,是配合男人的最好助手。”
幸而歷史沒有被蒙蔽。瑪麗·居里不僅僅具備著物理和化學的卓越天才,而具有一個天才大放光明所必須具有的堅忍意志。32年后,她因為提純了金屬鐳與釙而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這一次,獲獎名單上只有她一個人了。在演講中,她簡潔地澄清了第一次獲獎中世界對她的不公:“關于鐳和放射性的研究,完全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她第一次提純鐳的4年漫長生涯中,皮埃爾·居里前2年多一直是在忙自己另外的課題,直到第3年,才介入了她的研究,幫她改進了些許測量儀器,而這一向是他的強項。
居里去世后的瑪麗,不僅生活上要養老撫幼,更重要的是要繼承居里的事業,把放射學這門課教得更好,要建設起一個對得起居里的實驗室,使更多的青年科學家在這里成長,共同發展科學。為此她接過了居里的所有擔子,繼續貢獻出她全部的才智和心血。
1908年,皮埃爾·居里的遺作由瑪麗整理修訂出版。1910年,瑪麗自己的學術專著《放射性專論》問世。經過深入而細致的研究,瑪麗在助手們幫助下,制備和分析金屬鐳獲得成功,再一次精確地測定了鐳元素的原子量。她還精確地測定了氧的半衰期,由此確定了鐳、鈾鐳系以及鈾鐳系中許多元素的放射性半衰期,研究了鐳的放射化學性質。在這些研究基礎上,瑪麗又按照門捷列夫周期律整理了這些放射性元素的蛻變轉化關系。1910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際放射學會議上,為了尋求一個國際通用的放射性活度單位和鐳的標準,組織了包括瑪麗在內的10人委員會。委員會建議以1克純鐳的放射強度作為放射性活度單位,并以居里來命名(1975年,第十五屆國際計量學大會通過以貝克勒爾為國際單位制單位,原單位居里廢止)。1912年該委員會又在巴黎開會,選擇了瑪麗·居里親手制備的鐳管作為鐳的國際標準,直到現在它還放置在巴黎的國際衡度局內,作為世界上鐳的第一個標樣。由于瑪麗·居里在分離金屬鐳和研究它的性質上所作的杰出貢獻,1911年她又榮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經典語錄
1、弱者坐待時機,強者制造時機。
2、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3、我以為人們在每一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仁县|
梓潼县|
高淳县|
峨边|
嫩江县|
浦东新区|
湘潭县|
慈利县|
白银市|
青河县|
安化县|
溧水县|
隆回县|
武清区|
全南县|
咸阳市|
天津市|
新建县|
泗洪县|
汉阴县|
靖州|
个旧市|
武威市|
中卫市|
涿州市|
沁水县|
溆浦县|
赤城县|
兰坪|
遂平县|
洪雅县|
秀山|
化德县|
永泰县|
日喀则市|
漠河县|
石渠县|
涪陵区|
旬阳县|
马山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