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仁孝皇后病逝后,一直都沒有下葬,就等著平城的帝陵建好呢。 如今帝陵一建好,永平帝就下旨讓魏昳、魏曕、魏昡、魏暻這四個兒子以及年長的皇孫們護送仁孝皇后的梓宮去帝陵下葬,隨后他也會跟著靈柩的路線北上,巡狩平城。太子要留在金陵監國,所以明明他才是仁孝皇后的親兒子,卻不能同行。 仁孝皇后的梓宮離京那日,諸皇親國戚、文武大臣都出城跪送。 太子跪在最前面,對著漸漸遠去的靈柩,伏在地上嚎啕痛哭。 殷蕙想,至少仁孝皇后是葬在了平城的帝陵,將來能與公爹合葬,而不是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金陵。 路途遙遠,再加上仁孝皇后下葬也要挑選吉日,殷蕙還以為今年魏曕與兩個兒子會留在平城過年。 沒想到臘月中旬,四位王爺都帶著孩子們趕回來了,去宮里給太子、四妃請安復命,然后就回了各自的王府。 雖然是去送仁孝皇后下葬,仁孝皇后畢竟已經走了四年,一家人也服了喪了,這會兒團聚便只管高興就好,不必哀悼什么。 魏曕就是個悶葫蘆,魏衡笑著給母親與妹妹們講他們此行的見聞。 平城作為新都,基本已經修建好了,城墻比當年一家人離開時修建得更高更厚,城內街道也更加寬闊氣派。 變化最大的是燕王府,現在已經成了皇宮,比金陵的皇宮大了整整兩圈。 除了修建皇宮,皇城外圍也新修了很多宅子,有的是要賜給皇親國戚,有的要賜給勛貴大臣。 平城的五座王府與公主府,同金陵的分布位置差不多,只是占地要更大一些,府內的景致也更充滿了北地風情。 “既然修好了,皇祖父是不是要遷都了?”魏寧期待地問,母親經常在她面前懷念平城的好,就連她也是生在平城,是地地道道的平城人呢。 提到這種大事,魏曕才開口道:“還沒定下來,不過應該快了。” 殷蕙是最激動的,金陵固然好,一年風景如春,可她懷念北方的四季分明,尤其懷念北方冬日的皚皚白雪。 魏曕還帶了平城蜀王府的輿圖回來,吃過午飯要歇晌了,他單獨陪殷蕙看。 平城的蜀王府幾乎是照著金陵的蜀王府修建的,連陶然居都有,三間平房前面種菜,后面栽種果樹。 “那邊養不了橙樹,我叫人改成了柿子樹。”魏曕的指腹移到陶然居的后面,解釋道。 殷蕙笑道:“橙子、柿子,熟了顏色差不多,也算一樣了。” 魏曕看著她的笑臉,心里多少還是有些可惜。 澄心堂才是他們夫妻一開始的家,他在那里迎娶她進門,三個孩子也都是在澄心堂出生的。 可惜燕王府變成了皇宮,澄心堂也改成了他用。 四王歸來,永平帝卻留在了平城過年,兒孫大多數都被他打發回了金陵,只留了一個長孫。 再加上平城已經修建好了,永平帝此舉其實就是在告訴金陵的眾臣與百姓,他快遷都了。 而且,景和十年是個好年啊,既是永平帝登基的第十年,也是永平帝滿六十歲的年頭。 換成誰,都會在自己慶六十的這年干件大事,遷都就是這樣的大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