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殷蕙知道謝竹意的小心思,也就接了這話茬。 殷蓉被晾在一旁,就去看看對面站在一塊兒不知在聊什么的衡哥兒、循哥兒。 本來她還想試著培養(yǎng)女兒與衡哥兒的青梅竹馬情,結(jié)果才與蔣維幀提了一嘴,蔣維幀直接就不許她再帶女兒去蜀王府了,今日再看,衡哥兒只管跟循哥兒說話,偶爾照顧一下幾個表弟表妹,對女兒并沒有什么特殊表示,殷蓉也就徹底斷了那念頭。 新年期間,整個京城都喜氣洋洋的,沒想到一封八百里戰(zhàn)報突然送了過來,永平帝看了戰(zhàn)報大怒,將文武百官都叫到宮里議事。 戰(zhàn)報來自西南邊陲,南邊的鄰國大虞進犯我朝祿州,祿州城守將不敵而逃,導致虞兵沖進祿州城燒殺搶掠,當?shù)匕傩湛嗖豢把浴? 虞國原是前朝屬國,先帝登基后虞國揣度著先帝剛剛建國,主要兵力都在防范北疆,無暇顧及南邊,便直接斷了給中原的朝貢。朝廷里有人建議先帝對虞國發(fā)兵,先帝不忍短時間內(nèi)再讓百姓經(jīng)受戰(zhàn)亂之苦,忍了此事,只派使臣去虞國震懾了一番,叫虞國安分守己,莫要生其他事端。 永平帝登基后,也沒把偏安一隅的小小虞國放在眼里,這三年一心勸農(nóng)休養(yǎng)生息,幫助百姓從之前的戰(zhàn)亂中恢復過來。可誰能想到,他沒去找虞國的麻煩,虞國竟然跑到太歲頭上動土了,先帝、皇太孫在位時虞國都老老實實的,偏偏這時候發(fā)動戰(zhàn)事,是覺得他好欺負? 永平帝可咽不下這口氣,確定臣子們也都建議發(fā)兵后,永平帝掃眼朝中的武將,思忖片刻,點了武寧侯楊敬忠為主帥,馮騰、楊鵬舉為副將,另派蜀王魏曕為督軍,率領(lǐng)三十萬禁軍前去蕩平虞國。 楊敬忠可是當年擁護永平帝起事的三大指揮使猛將之一,楊鵬舉、馮騰亦是年輕將領(lǐng)中的翹楚,再加上蜀王這個親兒子,這次永平帝派出這種陣營,足見他對虞國挑釁的憤怒。 朝會結(jié)束,永平帝將魏曕等人、內(nèi)閣、兵部尚書以及太子都叫到御書房,商討南征對策。 除了京城幾位大將,邊陲還有一位守將沐成,沐成極為熟悉虞國境內(nèi)形勢,永平帝交待眾人抵達西南邊疆后切記要重視沐成的建議,切不可輕舉妄動。 二更時分,眾人才散。 太子一直陪著永平帝,等其他人都離去了,太子才低聲道:“父皇,武寧侯帶兵您還不放心嗎,何必讓三弟去奔波這一趟,戰(zhàn)場兇險……” 他一副擔心親弟弟受傷的表情。 永平帝瞪了他一眼:“老三一身好本領(lǐng),不去打仗豈不是白學了?你記住,再忠心的武將也比不過自家兄弟,朕現(xiàn)在多歷練歷練老三,將來朕不在了,邊疆若有戰(zhàn)事,大將們靠不住,老三還可以替你分憂,等大郎、二郎他們長大了,你也多給他們機會歷練,別一個個都養(yǎng)成廢物!” 當年父皇讓他去就藩平城,就是讓他守北疆的,他自認沒有辜負父皇的厚望,若是大哥順利繼位,他也會繼續(xù)替大哥守好北疆。 然而大哥命短,侄子心狠手辣,永平帝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不得不反! 輪到他的孩子們,他不讓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去就藩,算是替太子考慮了,可他不能把四個兒子當廢物養(yǎng),本身廢物的也就罷了,像老三、老四、老五,個個都是棟梁之材,他就希望太子能知人善用。 太子被訓得直低頭,耳邊不斷盤旋著父皇那聲怒氣十足的“廢物”。 外出歷練才不是廢物,所以,沒歷練過的,在父皇眼中都是廢物嗎?他與二弟小時候就沒怎么出去過,也沒有跟著父皇去打仗,父皇又是怎么看待他們的? 想到自己兢兢業(yè)業(yè)地協(xié)助父皇處理政務卻經(jīng)常被父皇嫌棄斥責,老三、老四僅因為擅武跟隨父皇出生入死幾次就被父皇高看一眼,太子的胸膛就燒起一把火來。 蜀王府,魏曕披著夜色跨進家門,就看見兩道熟悉的身影從廳堂那邊趕了過來。 一個是他的妻子,一個是已經(jīng)快要與妻子身高齊平的長子。 “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