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魏曕便心情很好)-《重生之貴婦》
第(1/3)頁
早朝散去不久, 永平帝封端王魏旸為太子的消息就在宮里宮外傳開了。
最先知曉此事的,自然是宮中的后妃與皇孫們。
咸福宮,小太監一打聽到消息, 趕緊來稟報順妃娘娘。
順妃溫氏深深地松了口氣,面上也露出笑容來。
作為永平帝的妾室, 順妃一直都很敬重徐皇后,也覺得嫡長子魏旸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要不是兒子告訴她外面竟然有關于儲君之位的各種猜測,還牽涉到了兒子,順妃根本就沒想過自家母子還會卷入這種大事當中。
順妃一點野心都沒有, 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她覺得王爺就夠尊貴了, 不必再冒險爭皇位。
太子不定,兒子要被人猜疑, 現在太子終于定下了,兒子也就安全了。
至少順妃是這么覺得的, 所以她很高興。
淑妃崔氏居住的長春宮離咸福宮很近,二妃關系也親厚,得知魏旸封了太子,淑妃笑著來了咸福宮, 邀順妃一路去向徐皇后道喜。
順妃也才換過衣裳,兩人就一塊兒出發了,在淑妃刻意的引導下,路上她們都在夸贊魏旸從小到大的種種過人事跡。
她們離得遠,抵達坤寧宮時, 麗妃李氏、賢妃郭氏已經到了,正陪著徐皇后說笑。
順妃、淑妃加入其中, 四妃同時向徐皇后賀喜。
徐皇后自然熟悉這四妃的性情,順妃、淑妃都是本分之人,賢妃雖然出身將族卻性情爽朗,偶爾隨性一些容易讓人覺得驕縱,其實并無野心。只有麗妃自視甚高,時不時言語挑釁一二,不過無論麗妃還是楚王甚至楚王的孩子,都缺點明顯,徐皇后從未將這一家放在心上。
最關鍵的,徐皇后相信永平帝是個明君,相信永平帝不會公然違背祖宗禮制,放著賢名在外的嫡長子不立,而去立哪個庶出王爺。
既然早已料定兒子會做儲君,今日詔書一下,徐皇后也沒有什么喜出望外的情緒,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不驕不躁。
麗妃表面笑著,其實心里酸得要死。
她一直都不服徐皇后,兩人一個娘家是跟隨先帝立下從龍之功的頂級新貴,一個是立足金陵幾代的世家望族,本就是旗鼓相當,只因為先帝厚愛徐家,才點了徐皇后給表哥做正妻。
她低了徐皇后一頭,如今她的兒子也要低徐皇后的兒子一頭。
如果表哥剛登基就封魏旸為太子,兩年過去麗妃差不多也認了,可表哥硬是拖延了兩年沒立,麗妃就看到了一絲希望,覺得表哥冊立儲君,可能會走“立賢”的路子。
魏旸有守城之功,她的兒子魏昳也有,當年同樣在平城遇到危難時日以繼夜地在城內奔波。
魏旸有治水之功,兒子也有啊,一個巡視黃河一個巡視長江,長江難道比黃河短嗎?
麗妃沒量過,想來是差不多的。
再說治家,魏旸把一個歌姬出身的孟姨娘寵成什么樣了,她的兒子雖然風流,卻始終敬重紀纖纖這個正妻,沒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來。魏旸、徐皇后就是太能裝了,將魏旸寵愛孟姨娘的事情掩蓋了下去,只派人煽風點火散播魏旸的賢名,賢,賢個屁!
學宮。
皇孫們也都知曉了此事,只是上午功課緊,一直到湊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八個堂兄弟才聊起此事來。
“恭喜大伯父冊封太子。”衡哥兒最先向大郎、三郎、六郎賀喜道。
三郎咧嘴笑,六郎也露出些得意的意思。
十五歲的大郎在桌子下面輕輕踢了三郎一腳,笑容溫和回應衡哥兒:“都是自家兄弟,五弟客氣了。”
二郎無聲地朝衡哥兒做嘴型——馬屁精。
衡哥兒只看到二郎剛剛吃完肉沾到的一嘴油光,默默別開眼。
大郎自然也注意到了二郎的小動作,笑道:“好了,都吃飯吧。”
歇晌的時候,八個兄弟還是躺在一個大通鋪上。
自家兄弟挨在一起,最左邊是大郎、三郎、六郎,跟著是二郎、四郎,再是衡哥兒、循哥兒,以及八郎。
右邊傳來八郎均勻的呼吸,循哥兒悄悄睜開眼睛,朝左邊看去。
衡哥兒朝弟弟側躺著,幾乎弟弟剛看過來,衡哥兒就睜開了眼睛。
兄弟倆默默對視,衡哥兒示意弟弟睡覺。
循哥兒就乖乖睡著了。
衡哥兒看著弟弟長長的睫毛,心里有一點不是滋味兒。
他不是嫉妒大郎他們,也沒有覺得大伯父不該做太子,衡哥兒只是心疼自己的父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历史|
兴安盟|
定远县|
利辛县|
中阳县|
龙陵县|
甘南县|
田林县|
厦门市|
台南市|
卢氏县|
剑川县|
邵武市|
昭苏县|
浦城县|
遂平县|
敦煌市|
象山县|
德安县|
荔浦县|
长沙县|
西乌珠穆沁旗|
扎赉特旗|
哈尔滨市|
吉首市|
玉溪市|
措勤县|
呼图壁县|
武川县|
日土县|
安阳市|
嘉荫县|
永年县|
鞍山市|
长治县|
青河县|
虹口区|
金昌市|
黄石市|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