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衡哥兒、循哥兒都點頭,寧姐兒眨眨眼睛,問:“那父王想買硯臺,五兩怎么夠用?” 魏曕看著女兒解釋道:“父王剛讀書啟蒙時,你們皇祖父就為父王預備了足夠的筆墨紙硯,父王無須再買硯臺。” 衡哥兒小臉漲紅,跪下去道:“父王,我知錯了。” 循哥兒也趕緊跪了下去。 只有寧姐兒還在思索硯臺的事:“那父王看到更好的硯臺,非常非常喜歡,怎么辦?” 魏曕耐心回答:“那父王會把每個月的月例攢下來,攢到能買得起那硯臺為止。” 寧姐兒:“父王怎么不去找皇祖父,皇祖父可以替你買下來。” 魏曕正色道:“因為整個天下都是皇祖父的,還有那么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父王怎能為了一己私欲去找皇祖父要銀子?皇祖父已經讓咱們過上了遠遠超過普通百姓的好日子,皇祖父手里剩下的銀子,要留著做更重要的事情,譬如發放軍餉養兵衛國,譬如修筑河堤防止洪水泛濫淹沒田地屋舍。” 寧姐兒似懂非懂,忽然看向一直安靜坐在旁邊的娘親:“娘有很多很多銀子,父王可以讓娘幫你買。” 殷蕙的臉立即也紅了,默默反思自己何時在女兒面前露了富。 魏曕雖然是在回答小女兒,其實是在說給兩個已經懂得事理的兒子聽:“首先,你娘的銀子也是她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如果不是為了非常重要的事,父王不會用。其次,你娘的銀子再多,如果不加節制隨便地花下去,總會有花光的那一日,等所有銀子都花光了,你怎么辦?” 寧姐兒眨眨眼睛:“曾外祖父那里也有銀子。” 殷蕙已經沒耳朵聽了,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 魏曕倒是心平氣和的:“曾外祖父的銀子要留給他自己用,就算愿意給你,等曾外祖父的銀子花光了,你要怎么辦?” 寧姐兒就把認識的親戚們數了一圈,什么大伯父二伯父四叔五叔三個姑姑,統統都說了。 魏曕一一否決。 寧姐兒累了一般,忽然嘆口氣:“那我就去賣硯臺吧。” 殷蕙差點沒繃住,連忙端起茶碗掩飾。 魏曕眼里也有了笑意,迅速收起來,問女兒:“為何是硯臺,怎么不去賣糖葫蘆、胭脂?” 寧姐兒:“硯臺貴,能賣一百多兩呢。” 女兒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明了,魏曕終于笑出來,招招手,將寧姐兒抱到懷里道:“任何東西都有優劣之分,你雕刻的硯臺好,賣得銀子才多,你才疏學淺手藝不精,甚至糟蹋了硯臺的好料子,那就只能虧錢。” 寧姐兒不要聽了,也不要嘮嘮叨叨的父王抱,跑去了娘親那邊。 魏曕單獨將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叫了出去,站在夜幕中,語重心長地道:“山楂樹上的一顆果子,分文不值,埋在山坑中的端硯石料,本身便價值不菲。” “你們兩個,包括父王自己,能夠生在皇家,便如三塊兒端硯石料,從出生就凌駕于遍地的花樹草木之上,凡人可望而不可及。” “但同為端硯石料,因雕工不同,價錢也有高低,便宜的幾兩,高價的可達上千兩。” “你們便是自己的雕刻師傅,自己把書讀好了,武藝練精了,將來能報效朝廷百姓的就更多,若你們才疏學淺一事無成,父王與你們母親的銀子再多,養得了你們一時,養不了你們一輩子,明白了嗎?” 衡哥兒、循哥兒都用力點頭,是真的明白了。 魏曕挨個摸了摸兒子們的頭:“平時不要亂花銀子,真有什么想要的,過生辰的時候告訴父王,父王會送你們。” 孩子們都去睡了,殷蕙也跟著魏曕進了內室。 魏曕教導孩子們的時候,殷蕙認真地反思了一番自己對銀錢的態度。 說實話,她那樣大手大腳是不合適的。 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一地首富? 她生在殷家,被祖父寵愛有求必應,那是她的福氣,而絕大多數的百姓甚至王孫貴族,都享受不到她的待遇。 紈绔子弟真的遍地都是,殷蕙只是舍得花錢,品行上并沒有出差錯,可她不能保證三個孩子也能富貴不淫。 她希望孩子們不必為銀錢煩憂,但如果孩子們能養成魏曕的自律,那她可就太欣慰驕傲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