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宮這場家宴結束時, 永平帝還覺得意猶未盡。 按理說,金陵原本也是他的故土,可他在平城生活了快三十年, 子女們也幾乎都是在平城出生,如今重回金陵, 他竟然有種背井離鄉之感,心里總覺得空了一塊兒地方, 家眷的到來才讓那片空落之處迅速地填滿起來。 子女們紛紛告退,永平帝也跟著徐皇后去了坤寧宮。 李麗妃幽怨地看著皇帝表哥的背影,真是的, 昨夜表哥就陪了徐皇后, 今晚竟然又去, 就一點都不想她嗎? 其他三妃倒是都沒在意,相伴離去。 坤寧宮, 徐皇后親手服侍永平帝洗臉。 寢殿燈光明亮,徐皇后細細打量著永平帝的眉眼。 說起來, 今年永平帝也五十歲了,這年紀不是太老也絕對不年輕,然而可能是常年習武的關系,永平帝看起來要年輕很多, 只有眼角長了些細紋,包括昨晚永平帝在榻上的表現,也真是令她刮目相看。 徐皇后只比永平帝小了兩歲,對夫妻之事早淡了興致,應付起來竟覺得吃力。 幸好, 今晚永平帝只是斷斷續續地與她說著話。 “明年安排一場選秀吧,給老五挑個王妃, 他們五兄弟再分別挑兩個側妃?!? 徐皇后笑道:“您不給自己挑幾個嗎?后宮還都是我們這些老人,怪委屈您的。” 她是真心想為皇帝丈夫挑幾個年輕的美人,也是夫妻間調侃一下,永平帝果然笑了,看著她道:“朕哪里有空常去后宮,而且孫子們都這么大了,難道朕還要再給他們生幾個小叔小姑?” 徐皇后等人進京之前,永平帝寵幸了幾個宮女,但也只是寵幸而已,都賜了藥,不想再弄出孩子來。 話題又回到選秀之上。 徐皇后明白永平帝的深意,新帝登基,金陵的世家舊臣們都擔心皇上會不會收拾他們,永平帝需要穩定朝局,而讓世家們放心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聯姻。永平帝此刻一心都撲在朝堂大事上,無心留戀后宮,好在兒子們夠多,且側妃之位都空著,正好聯姻用。 “選秀簡單,老五年紀也正合適,我倒是覺得,皇上應該盡快替楹兒選個好駙馬,她都是二十一了?!? 魏楹十八歲時,她還想著當年王爺肯定會讓女兒嫁出去,沒想到那年三月先帝駕崩,一年服喪,跟著又是近三年的戰事,一下子就把魏楹耽誤成了老姑娘,別說郭賢妃愁,徐皇后也著急,幸好丈夫順利登基,魏楹做了公主,還是皇上最寵愛的公主,沒有誰敢嫌棄。 永平帝笑道:“楹兒對朕說過,說她喜歡才子,明年春闈時朕會替她留意的?!? 他一直都記得女兒的那個夢,能被夢里的他夸成“全京城最有才學的男子”,多半就是新科狀元了。 提到駙馬,永平帝臉色忽然一沉,對徐皇后道:“趙茂那人,朕越看越不順眼,真想找個借口讓槿兒休了他!” 徐皇后聞言一嘆。 女兒遠嫁京城,素來報喜不報憂,她想著女兒身份尊貴,又為趙家生了兩兒一女,還有鎮國公府這門京城一等一的勛貴親戚,趙家肯定會待女兒好,直到這次戰事,趙家不愿與女兒共患難,徐皇后才深深地后悔起她當年的決定來。那時候,是她向丈夫舉薦了趙茂,丈夫相信她的眼光,才欣然同意的。 其實趙茂儀表堂堂,長得確實不錯,就是一連串的事下來,趙茂品行不堪,更是深深地傷了女兒的心。 盡管如此,徐皇后還是勸永平帝道:“算了吧,昨日我試探過槿兒的意思,她說,趙茂畢竟是孩子們的父親,哪怕只是個擺設,擺在家里也有點用處。再說了,剛封了公主就休夫,讓天下百姓怎么議論,我還想編書呢,除了勸誡百姓行善,也要宣揚女德,槿兒若休夫,百姓們家的女兒又如何奉行女德?” 永平帝詫異道:“怎么想到要修書了?” 徐皇后靠到他懷里:“三年戰事,燕地、河南、山東等地深受戰亂之苦,民間恐有怨言,皇上愛民,減免了當地的賦稅,這是實打實的惠民之策,我修書,是想盡快讓百姓們的思緒安定下來,腳踏實地地過日子?!? 永平帝一點就透,抱緊她道:“皇后賢惠,是朕之幸,也是我大魏百姓之幸!” 徐皇后溫順地依偎著丈夫,她要修書是真,女兒不想休夫也是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