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父王做得對,是該爭一爭! 想明白了,魏昳回了二房的暢遠堂,紀纖纖一直等著呢,夫妻倆進了內室說話。 紀纖纖的心撲通撲通地跳,公爹可真是膽大,太膽大了! 不過,知道公爹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籌備,紀纖纖對公爹的信心就更足了,就像當初太子剛病逝的時候,她不由地做起美夢來,抱著魏昳的胳膊直笑:“等父王坐上龍椅,你們幾兄弟就會封王,到時候咱們也修個氣派的王府,整個王府都是咱們說了算,再也不用擠在這個小院子了。” 魏昳:“你想得挺美,就不怕父王敗了?到時候別說咱們要掉腦袋,恐怕你們紀家也要受牽連。” 紀纖纖終于想到了京城的爹娘。 她皺皺眉頭,但并不是十分擔心:“我們紀家是千年望族,歷經幾朝,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父王一反,祖父父親只要向朝廷表明毫不知情,朝廷最多暫停紀家男人的官職,避免他們與父王勾結,不可能痛下殺手,落下一個濫殺的惡名。父王敗了,紀家面上無光,父王成了,自會恢復紀家的榮光。” 魏昳一邊聽著,一邊想四個兄弟的姻親。 老三那邊是殷家,殷聞雖然得罪了父王,殷墉把家底一交,一下子就成了父王這邊的功臣。 老四那邊是郭家,更不用說。 老五那邊雖然沒錢沒兵,卻有個深受父王倚重的崔玉,崔玉那滿腦子主意,發揮好了能抵幾萬兵馬。 這么算來,紀家龜縮京城,最沒用了,一點都幫不上父王。 至于大哥那邊的徐家,現任鎮國公徐耀在兵部做事,無論他自己的軍功還是老國公的戰功,使得徐家在本朝各軍里都有一定的威望。如果徐家肯支持父王,朝廷便是腹背受敵,如果徐家像紀家一樣明哲保身,那大哥也算跟他作伴了,如果徐家支持朝廷…… 魏昳摸了摸鼻子,真那樣,大哥的妻族就相當于扯了父王的后腿,還不如紀家。 燕王誓師當日,也派人給京城送了一封折子,內容差不多,痛罵黃仁、齊韜、殷聞是奸臣小人,新帝年輕被他們蒙蔽,那就由他這個王叔替侄子鏟除奸佞,才不負先帝冊封藩王時留下的“外戍邊疆、內討奸臣”的祖訓。 新帝魏昂看了折子,勃然大怒,立即調兵遣將去鎮壓燕王的造反。 外面派了兵馬,京城這邊也要嚴查是否有燕王的內應。 第一波查的,便是燕王府的幾家姻親。 紀家是望族,不但與燕王是親家,子女也多與京城各世家聯姻,如果沒有證據便將紀家眾人下獄,其他官員恐怕也會心神不安既而生亂。所以,在紀老爺子率領紀家男人主動遞上辭呈以證明紀家沒有勾結燕王的時候,魏昂就準了,稱朝廷會調查清楚,如果確認紀家沒有反心,日后還會官復原職,在那之前,紀家眾人就安安分分在家里待著,自有士兵監視。 包括燕王長女魏槿所嫁的夫家、李側妃的母族李家,同樣停官幽禁于府內。 郭家親戚多在北地,還有一個蜀地的蜀平侯。 蜀平侯是先帝朝時的老臣,威望只略遜色于徐家,且蜀地偏遠,也許朝廷的兵馬能在詔書抵達蜀地前就壓制了燕王,魏昂就先沒動蜀平侯,只密詔蜀地附近的官員留意蜀平侯的動靜。 殷家除了一個殷聞,殷墉已經投靠燕王,留著一起抓便是。 不過,有人提醒魏昂,稱燕王三子魏曕的舅舅溫成在京為官。 溫成沒什么根基,魏昂直接將溫家眾人下獄了,溫成有個女兒溫如月嫁給了永城侯家的庶子薛七,那薛七抗倭有功,且得知燕王造反時便將溫家女兒貶為了妾室,再加上魏昂有位寵妃是薛家女,魏昂就沒有再追求溫如月的罪狀。 這幾家都好處理,難的是徐家,徐耀不但是燕王的妻兄,也是魏昂的舅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