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 104 章(今晚還回來嗎...)-《重生之貴婦》


    第(1/3)頁

    燕王愛殷家的銀子,        他也愛惜殷墉這個人才,一個十幾歲起就開始在外奔波的商人,還是一個成功做到燕地首富的商人,        肯定在各州各府都有自己的人脈,且熟悉各地的官路商路。

    今年殷墉六十一了,        說老也算老,但同是六十一的人,        有的臥病在床只等耗著等死,有的還能奔赴戰場。

    而燕王眼中的殷墉,目光矍鑠身板挺直,        去年還去江南跑了一趟,        老當益壯正當用!

    同意了殷墉捐銀的“懇求”,        燕王馬上就給殷墉安排了一個官職——糧草轉運使!

    所謂糧草轉運使,便是負責大軍糧草等物資籌備之人,        既要在這特殊時期想辦法幫他籌銀子,還得將每一兩銀子都用在刀刃上。這是個費腦袋費人情的差事,        簡直就是替殷墉量身定做的,殷墉只需要籌備,糧草到了,自有武官負責運輸。

    燕王要殷墉做糧草轉運使,        還給殷閬安排了一個輔佐老爺子的文差。

    說白了,他拿了殷家的銀子,總得給殷家一些好處,不然只管索取不給回報,哪個人才還肯替他辦事?

    現今大事未成,        他手下這批官員大多都是他暫封的,不論品階,        等大事成了,他再逐個論功行賞!

    “王爺,老夫何德何能……”

    “老太公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本王正是用人之際,還望老太公竭力助我!”

    燕王都如此說了,殷墉便帶著殷閬跪下,感激涕零地接受了這番任命。

    還有其他事等著燕王處理,燕王叫魏曕帶殷家祖孫去澄心堂用飯,稍作整頓便各司其職。

    離開存心殿后,殷墉低聲對魏曕道:“三爺,因為我那不孝子孫,讓您跟著受累了。”

    魏曕看眼老爺子,道:“福禍相依,殷聞顛倒黑白,反倒助了父王一臂之力。”

    沒有殷聞,朝廷也會想辦法扣父王一頂罪名。父王定下的起事名義便是清君側,掃除慫恿新帝殘害藩王的黃仁、齊韜二人,現在又加了個殷聞,一個已經被殷墉以不孝之名逐出家門的不孝子,只要殷墉言明“殷聞毒害手足”之事,百姓們只會更加唾棄新帝識人不明。

    殷聞以為站在朝廷那邊構陷父王就能立功,如果父王真被章炳、謝桂抓獲,殷聞也的確走對了這步棋,可惜,殷聞千算萬算,算錯了父王的本事。

    魏曕所言,亦是殷墉所想!

    如果燕王輸了,他必定恨死殷家,可燕王短短一夜就扭轉了形勢,殷聞的訴狀反而給了燕王起事之機,燕王又怎么會真的恨殷家?

    他再趁機捐銀,燕王只會滿意他的識趣,這不,銀子還沒離開殷家,燕王先賜了他們祖孫官身!

    剛剛殷墉那么問,只是擔心魏曕沒有燕王的城府,因為此事埋怨殷家遷怒小孫女,沒想到,魏曕年紀輕輕,也能洞若觀火!

    孫女婿看似不通人情世事,實則心里門清,這一點比燕王封他們官還讓殷墉高興。

    財沒了可以再得,一個人的才華才是誰也搶不走的,魏曕有才,孫女沒嫁錯!

    “那也是王爺與三爺胸襟寬廣,不然我們殷家真不知道該如何賠罪。”殷墉慨嘆道。

    魏曕不喜寒暄客套,轉而提起老爺子的差事來。先帝在世時,燕王府的糧草都是朝廷供應,王府只需要在出征時派人運送便可,雖然也有糧草儲存,但后面肯定還要依靠轉運使的籌備,所以殷墉身上的擔子非常重,做得好自然有賞,一旦出現差池害了前面的大軍,那恐怕殷墉捐出的家產也保不住他的腦袋。

    殷家與燕王府綁在一條船上,與魏曕更是一個船頭的,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妻子,魏曕都希望殷墉做好這個糧草轉運使。

    殷墉道:“三爺放心,老夫一定不會辜負王爺的信任。”

    為了殷家,為了小孫女,為了兩個活潑可愛的曾外孫,他殷墉也要讓燕王大軍吃飽肚子。

    步履匆匆,說話的功夫,三人已經到了澄心堂。

    長風趕緊讓安順兒去知會夫人,他接過三爺脫下來的帶血的戰甲,拿去擦洗。

    魏曕身上的衣袍也沾了血,擔心嚇到殷氏,他讓殷家祖孫倆坐在廳堂先用茶,他大步去了內室。

    殷蕙跑過來時,魏曕還在里面。

    這會兒殷蕙也沒心思想他,三兩步跑到祖父面前,焦急地問了起來:“祖父,家里一切可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鄯善县| 麻江县| 礼泉县| 周宁县| 镇远县| 克东县| 广水市| 平昌县| 吴桥县| 靖州| 阜南县| 宜良县| 洪洞县| 富锦市| 资溪县| 洪江市| 霍林郭勒市| 开江县| 班玛县| 虞城县| 肇庆市| 云阳县| 合江县| 岑巩县| 浦北县| 封开县| 富阳市| 定襄县| 万宁市| 廊坊市| 黔西县| 登封市| 大丰市| 建平县| 铜山县| 神木县| 云和县| 若羌县| 巴东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