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得最近的紀纖纖、魏昳一家最先到了澄心堂。 招待男客是魏曕的事, 殷蕙引著紀纖纖與孩子們來了后院。 孩子們在院子里追逐跑鬧,妯娌倆坐在美人靠上說話,紀纖纖稀奇地對殷蕙道:“殷老都快六十了吧?瞧著可真夠硬朗的。” 通常年紀大的人都會駝背, 可她剛剛看到的殷墉,身形修長挺拔不輸年輕人, 更是不見任何佝僂的跡象,若不是頭發灰白, 從后面哪里看得出是位老者。 殷蕙引以為傲,笑道:“過了年才六十呢,老爺子年輕時也學過功夫, 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著, 所以硬朗。” 祖母還在世時, 經常自夸她嫁得好,男人有財有貌還專情, 不像別的富商,外室小妾養了一堆。 紀纖纖細細打量殷蕙幾眼, 笑了:“別說,你跟老爺子真有幾分像的,你們殷家啊,不愧是燕地首富之家, 男才女貌,包括你那過繼的弟弟,瞧著也是一表人才。” 她沒有捧殷蕙什么,完全就是實話實說,今日是七郎的好日子, 紀纖纖也該說點招人聽的。 漸漸的小輩們都到齊了,女眷在后院, 男客在前宅。 士農工商,商人身份雖然低賤,但誰又不愛銀子,所以除了一些權貴之家,大多數人對待有錢人,不說巴結奉承,也會客氣幾分。 殷墉又不是普通的有錢人,他是燕地首富,本朝有名的富商,本身走南闖北,不知經歷過多少風險。 魏旸自詡身份,表面禮遇老爺子實則端著架子。 魏昳有樣學樣,心里也沒把殷墉當回事,除了羨慕殷家的銀子。 魏曕本來就是個話少的,待殷墉與兄長們差不多。 老四魏昡就不一樣了,他敬佩殷墉的才干,也向往殷墉走南闖北的經歷,行禮過后就坐在殷墉身邊,像個自家孫輩那般詢問起他聽說過的有關殷墉的奇聞異事來。殷墉呢,雖然處在五位皇孫之間,他也泰然自若,仿佛只是來了普通的姻親之家做客,別人客氣他也客氣,魏昡真誠求教,他也便摸著胡子,笑瞇瞇地講了起來。 老爺子說話自有一番風采,哪怕談及吃吃喝喝也引人入勝。 不知不覺,廳堂里其他人都安靜下來,認真地聆聽著。 魏曕坐在旁邊,目光落到殷墉身上。 這也是他第一次正視老爺子。 不知為何,殷墉的泰然與親和,竟讓他想起了京城里的皇祖父。 都是百姓們口中的傳奇人物,只是皇祖父更尊貴更威嚴,殷墉更多的是儒雅平和。 故事講了一段又一段,燕王與他的妻妾們到了。 眾人忙去迎接。 殷墉帶著殷閬,走在五位皇孫后面。 燕王的視線卻直接越過幾個兒子,落到了殷墉身上,驚喜地走過來,笑容關切地道:“多年不見,老太公身子可還好?” 從姻親關系上殷墉是他的父輩,年齡上,殷墉大他十四歲,勉勉強強也能算上父輩。 殷墉笑著行禮道:“托王爺的福,邊關太平,我等百姓也能安枕無憂。” 這馬屁拍得自然又高明,燕王大笑三聲,扶著殷墉的手臂朝廳堂去了,恐怕他的親岳父徐王妃的父親鎮國公來此,待遇也不過如此。 世子爺魏旸錯愕地看著這一幕,父王前陣子才因為老三要請殷家而把老三罵哭了,今日怎么? 對了,父王素來禮賢下士,私底下再不喜,場面上怎么都要擺出賢王的姿態。 這么一想,魏旸反思了一番自己的態度,接下來對殷墉也十分禮遇起來。 宴席上賓主盡歡,到了吉時,乳母抱著七郎出來了,請家主賜名。 燕王抱著自己的小乖孫,帶著身為祖父的期許道:“五郎名衡,衡為中平正道,七郎就叫循吧,順承正道,循善循美。” 眾人紛紛點頭道好。 魏曕行大禮道:“謝父王賜名,兒子一定教好他們兄弟。” 燕王點點頭,對魏旸、魏昳道:“不止老三,你們也都多花些心思在孩子們身上。” 魏旸、魏昳齊齊道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