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崔玉出現的時候, 不僅僅是漱石閣這邊年輕的少女小媳婦們看得目不轉睛,其他涼亭中的女客也都被他的風采折服了。 流云亭內,崔玉走遠了, 李側妃才搖著折扇收回視線,去看崔夫人。 燕王來燕地后一共納了三個妾, 第一個納的溫氏出身低微又小家子氣,最不值得她放在眼里。第二納的是郭將軍的妹妹郭氏, 郭氏貌美且有名門娘家,實在讓李側妃氣了一段時間。而燕王最后納的,便是崔氏。 崔氏很是特殊。 如果說李側妃與燕王是青梅竹馬, 崔氏則幾乎是燕王看著長大的, 兩人差了十五歲。 崔氏的父親崔潁川是燕王身邊的伴讀。燕王封王后, 崔潁川成了燕王身邊的謀臣,雖無官職, 卻深受燕王倚重,后來帶著妻子家小跟隨燕王來了平城, 并在一場戰事期間為了保護燕王而犧牲,他的夫人受不了打擊,不久也病逝了,留下崔氏姐弟。 燕王將姐弟倆帶到王府撫養, 崔氏十五歲那年,成了燕王的妾室,弟弟崔玉少時跟著魏旸等兄弟一起讀書,二十歲起也成了燕王的謀臣,被燕王賜了王府附近的一座府邸居住。 崔氏年輕貌美卻溫柔不爭, 可她不爭,每個月侍寢燕王的次數永遠都是妻妾五人中的前三名。 李側妃將崔氏視為心頭大患, 權勢上崔氏威脅不了她,可崔氏在表哥的心里,占得位置可能會超過她。 “崔妹妹,玉郎今年多大了?”李側妃搖著扇子問。 崔夫人美麗的面容露出一絲尷尬:“二十六了。” 李側妃:“親事還沒定下嗎?” 崔夫人垂下眼簾,搖搖頭。 李側妃好似關心地嘆道:“哎,玉郎那般容貌,又受王爺器重,按理說婚事早該成了,只可惜他運氣太不好,幾年來王爺連著給他撮合了兩門婚事,女方要么突然染病去世,要么就遇到家里走水燒毀了容貌,百姓們胡言亂語,傳出個克妻的名聲,害得王爺也不好再幫他張羅,真是……” 崔夫人看向水面,眼中泛起疼來。 她不在乎李側妃的嘲諷奚落,只心疼弟弟才氣過人卻至今孑然一身,這么多年身邊連個照顧冷熱的人都沒有。 郭側妃忽然笑道:“姻緣自有天定,妹妹不必擔心,或許前面有更好的姑娘等著玉郎呢?!? 溫夫人也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 崔夫人笑出來:“那就借姐姐吉言了?!? 賓客們到齊后,燕王府的丫鬟們穿花拂柳,為眾人獻上瓜果茶水。 燕王肯定還要對賓客們說點什么,龍舟賽暫且還不會開始。 漱石閣這邊又恢復了歡聲笑語,魏楹也恢復了開朗的模樣,與郭素英猜測著今日哪支龍舟隊會贏。 殷蕙看著魏楹明媚的笑臉,思緒還是飄到了上輩子。 那時候因為她時時刻刻都恪守著王府里面的規矩,甚至比徐清婉守得更好,活潑好動的魏楹很少會來澄心堂走動,導致殷蕙對魏楹的了解也非常少,只知道魏楹一直在燕王府留到十八歲才出嫁,嫁得還特別遠,從此再也沒有回過王府,連燕王登基,魏楹受封公主,卻依然沒有進京。 穿著嫁衣低眉斂目的魏楹,便是殷蕙印象中的最后一面。 與高高興興在京城享受著公主殊榮的燕王長女魏槿、次女魏杉相比,魏楹明明更受寵愛卻拒不回京,殷蕙當然好奇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伤龥]地方問,魏曕那冷冰冰的人絕不會與她聊同父異母妹妹的私事,妯娌們那邊,殷蕙怕自己問了,回頭妯娌們就去長輩那里告她多嘴的狀。 做兒媳婦難,做王府的兒媳婦更難,做有一位皇后婆婆多位妃子小婆婆的皇城兒媳婦更更難。 “三嫂?” 袖子被人輕輕扯了扯,殷蕙回神,就見魏楹笑盈盈地看著她:“三嫂想什么呢,叫了你三聲都沒聽見?!? 殷蕙隨口遮掩道:“想五郎呢,怕他調皮闖禍?!? 魏楹:“有乳母照看,三嫂就放心吧?!? 殷蕙笑著點點頭。 這時,紀纖纖張羅大家壓彩頭,看哪支龍舟會勝。 魏楹小聲嘀咕道:“這有什么好賭的,肯定是父王第一,誰敢超過父王去?!? 紀纖纖聽見了,美眸一轉,笑道:“那咱們就賭誰是第二名?!? 這下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剩下那四支龍舟隊,三支是從三個護衛所里挑出的精兵猛將,另一支則有郭家三兄弟親自上場助陣。 算上魏楹、郭素英,漱石閣左側水榭里一共有十二位女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