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知己-《方外:消失的八門》
第(2/3)頁
莊夢周笑道:“那恐怕是成天不操心,在這里悠哉游哉閑的,就算這東西有美容的效果,我們也不過三個月前泡了十天湯浴,哪有這么神?如果說駐顏,短短幾個月也看不出什么。我聽說天地奇珍之物,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也不是隨便吃了就有靈效的。”
畢學成盯著桌子上的那包藥散道:“說了半天,這東西到底能不能內服啊?”
譚涵川:“看陶昕留下的記載,只提到外用沒說內服。外用藥最好不要隨便內服,我們在路上也不方便做實驗,特意帶回來,讓你們找只竹鼠喂著試試,先看看有沒有毒。”
葉言行:“天地奇珍,要拿來喂豬啊?”
竹鼠就被當地人稱為豬。丁齊瞪了他一眼道:“要不先喂你?”
葉言行趕緊搖頭:“那還是先喂豬吧,穩妥。”
莊夢周:“這里的藏書,我基本都翻完了,沒有看到更多的記載。此物既然是當年的陶昕發現的,要是有機會問問他本人就好了。”
尚妮:“上哪兒找他去,都三千多年前的人了!”
莊夢周:“丁老師在山中多多留意,說不定能發現什么。”
丁齊:“山里面也不可能找到陶昕啊。”
莊夢周:“說不定能找到他留下的其他東西,或許是這里的人不知道的。”
譚涵川:“這段時間,除了用竹鼠做實驗,你們再想想,我們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么,離去之前,又能留下什么?”
在中大營修整兩日,補全了物資裝備,丁齊和譚涵川繼續出發。這一次他們直線往南,大約花了五天時間,到達了琴高臺世界的最南端。然后還是東西折返行走,“掃描”的區域漸漸向北推進。
譚涵川帶了一套書,就是全九冊《天國物志》,對照上面的記載,隨時做記錄。他還帶著筆和本,補全天國地圖,并將發現的各種東西隨時標注在上面。丁齊剛來的時候,路上碰到了很多不認識的野果,不敢隨便吃,現在有了《天國物志》就方便多了,可以按記錄采摘各種東西野炊,還不時打點獵物。
每天宿營,假如是在山中,他們都要在下午找到山崖下向內凹陷的地方,就似一個半開放的的石窟。這一帶山中這樣的地形很多,可能是古人留下的。在石窟前點燃三堆篝火,并備足木柴。唯一耽誤的行程的狀況就是下雨,而秋后的雨并不多。
每天宿營后、日落前的這一段時間,丁齊基本都在看書,陶昕所著的那部《醫書》。其實丁齊完全可以不把書拿出來,所有的內容包括插圖都已記了下來成為“心冊”。他雖然是醫學院畢業的,但畢竟不是學中醫的,很多地方還要請教譚涵川。
這方面的知識,譚涵川懂得比丁齊多多了,不時為他講解。
《醫書》的前半部分,講的是臟腑經絡結構以及元氣運行,類似于解剖但與純粹的解剖學又有很大區別。區別主要在于方法論,《醫書》的核心思想是研究一個整體生命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此基礎上,又講到了辯癥、用藥和治療。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體系,就算丁齊都看懂了、記住了,恐怕也成不了一名神醫,培養醫生從來都是依靠實踐,但它可以成為一種知識儲備或者說見知。
《醫書》的后半部分令丁齊和譚涵川都感覺大開眼界,居然是“望氣內景篇”與“望氣外景篇”。僅看名字,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江湖爵門秘傳的望氣術或者《黃庭經》,可是看內容,丁齊發現這應該就是疲門秘傳的觀身術!
丁齊在外面并沒有得到疲門觀身術秘傳,沒想到在琴高臺世界中卻發現了完整的傳承。“望氣內景篇”講的還是臟腑經絡結構以及元氣運行,但關鍵是如何能察知這一切?僅通過解剖是不可能的,若沒有方法去驗證,《醫書》中的理論系統便是空中樓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江门市|
泸水县|
五寨县|
兴义市|
万载县|
滨海县|
孝义市|
卫辉市|
瑞丽市|
临西县|
正安县|
台中市|
大连市|
溆浦县|
邵阳市|
乡宁县|
遵义市|
兴义市|
乐东|
奉贤区|
鄢陵县|
钟山县|
梁河县|
白银市|
西城区|
镇赉县|
广水市|
利津县|
怀宁县|
岳池县|
中方县|
南丰县|
长治市|
达拉特旗|
姜堰市|
定襄县|
错那县|
蒙阴县|
多伦县|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