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鐵翊羽自內(nèi)由外的壓迫感如同一座通天泰山壓的拾因動彈不得,十等眾人亦在這場濃郁的靈壓之下身負重傷,身體在極強的壓力下變形,土崩瓦解。 拾因的手臂猛然扭曲,壓扁,向上收縮,四肢隨即同時緊縮,斷骨聲,流血聲,縈繞在耳邊。 片刻之后,拾因變成了個肉球,變了形的頭顱外掛著對眼珠子,整個人已看不出人形,鐵翊羽如同修羅一般站在身前。 “真是不可思議,即便到這種程度還是不死?!? 鐵翊羽手掌探入肉球之中,拉出一顆血淋淋的心臟,心臟之上長滿了眼球,滿是血絲的眼球緊盯著眼前這個憨憨少年。 鐵翊羽輕松捏碎,黑血順著手掌流下,化作一灘肉泥,肉泥蠕動幾下便沒了意識,然而眼前的拾因卻依舊活著,他咯咯咯的譏諷著鐵翊羽:“隱靈可是不死之身?!? 鐵翊羽神色淡定,不急不緩道:“你可知為何文圣能位列五大巔峰之一?” 拾因明顯一愣,五大巔峰強者中,文圣,武神,靈神,靈主,佛祖為五大修煉體系之一品巔峰,亦是五大體系開創(chuàng)者,其中四脈之修煉方式,修煉品階都有明確劃分,明文記載得以流芳百世,然文圣一脈卻成了特例,無任何記載。 有人會問,那天命師一脈呢,天命師一脈不曾出現(xiàn)過一品巔峰,其開創(chuàng)者體系亦無記載,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天命師不參與人世間的各種因果,因而不計入巔峰強者的行列。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是如何登頂五大巔峰強者,成就一番體系的呢,這個問題從古至今無人能夠解答。 事實上,文人書生(儒生)一派的弟子存在已有千年之久,歷史上文豪、大家出過不少,詩才卓絕之輩不在少數(shù),然而別說是通天之能了,即便是最為簡單的基礎(chǔ)武學(xué)也不曾出現(xiàn)過。 曾有人言,書生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身正直,心存大義,久之則有浩然正氣加身,此氣便是文圣一脈的修行之本。 為此那些毫無武學(xué)天賦,被武道放棄的“遺棄子”欲以文圣之名另辟蹊徑,可他們卻遠遠低估了文圣一派,什么浩然正氣,什么心存大義,紙醉金迷的達官貴族早就迷失在金錢與權(quán)利的迷霧中,一頓饑頓頓饑的窮苦書生因報國無門郁郁而終,文圣之名成了普天之下最不值錢的東西,只要你想你就是書生,就是文人,就是文圣之名的傳承者,就是浩然正氣的修渡者。 盲目的追求在激情過后一切都化為泡沫,久而久之,書生文人,只是會讀書寫字的“呆子”,能作詩者勉強稱作一介文人,可與飽讀詩書,胸懷大志的“文人”相去甚遠,徒留虛名,不過是一副空軀殼罷了,與行尸走肉又有何區(qū)別? 事實上,文圣是迄今為止唯一有武學(xué)傳承的儒生,其道,其武學(xué)基礎(chǔ),其天賦異能,皆為謎團,《文圣典籍》記載,文圣自幼習(xí)文,熟讀各家典籍著作,舉十知九,詩才之能冠絕古今,一生求學(xué),未有習(xí)武經(jīng)歷,在某天文圣頓悟,天地間浩然正氣皆匯聚一身。 自此,文圣誦讀詩文,天地金光普照,萬物復(fù)蘇,即便是未開心智的愚笨動物亦會雙腿盤膝而坐,甘心受浩然正氣洗禮,一心入文圣之門。 文圣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