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我要去除雜亂數據,最大限度地挖掘地表雪層下的數據,看能不能匹配上人形,要是匹配到,那就完了。”陸曉說道。 陸曉雙手噼里啪啦的敲擊著鍵盤,他的筆記本電腦連接了超算。 現在其實是遠程控制超算里運行的成像軟件。 畫面里,本來是黑白組成的山勢地形,上面站著不少人形紅色模型,這是陸曉特地設置的顏色,要是匹配到科考隊,他們會被重點標紅。 可惜剛才一直沒有匹配到。 搜救人員慢慢消失在3維地圖中,眾人站在陸曉身后圍觀,見到陸曉流暢的操作,心里佩服不已。 王猛依舊在拍攝。 陸曉和他說過,這次就當是紀錄片制作,后續他會挑選那些素材可以使用。 陸曉先找到雪層的超聲波回饋數據,就像是去除雜波一樣,在陸曉的精確操作下,雪層也被篩選掉了。 畫面里顯示的是沒有樹、沒有雪的裸露山體。 坑坑洼洼的到處都是山石,地表。 超聲波記錄的數據,還可以往地下前進幾米,但是已經非常模糊,清晰度不高,陸曉不打算繼續篩選土層下方的數據。 科考人員總不能挖個坑,躲在土地下面吧。 雪山的地表很堅硬,不可能挖洞躲在土層下方。 接下來就是細致工作了,陸曉仔細檢查每一處疑似人形的地方。 突然他皺眉道:“這里,西嶺大雪峰坐標xxx,xxx,3470位置,有異常。” 眾人趕緊湊過來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塊石頭一樣的東西。 但陸曉指著一些細節道:“這是人,看到了嗎,這里是手腳,蜷縮在一起,這里有些像是拳頭,1小時前這里有搜救隊的人存在,快讓他們挖挖看。” 彭方存馬上打電話交代。 十幾分鐘后,傳回消息,果然發現了一具s體,不過不是科考隊的人。 而是前幾年失蹤的一位登山人員。 當時對方親友報案,但只能查到對方帶齊裝備上了山,也有很多人搜救。 最后找了十幾天沒找到,就成了懸案。 這種情況,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死在大雪山某個地方,但被大雪覆蓋找不到了。 沒想到,竟然在幾年后,陸曉遠程指導下找到了s體。 此時大雪山上,無數媒體、自媒體人都蜂擁趕往發現s體的地方,他們以為是找到了科考隊成員。 卻是沒想到根本不是,不過媒體們新聞早已發出去了。 標題一個比一個夸張。 “疑似找到科考成員s體。” “是什么技術,能夠發現深埋在雪下的人?” “夏國又出黑科技...。” 有些標題被科考隊成員的家人看到,頓時感覺到世界崩塌了,媒體們還特地去拍攝別人哭泣的樣子。 這些家人也緊急趕來西嶺雪山腳下,現在這里成為輿論焦點。 無數人都在關注這里的一切。 陸曉知道s體不是科考隊成員,有些高興又有些擔心,他真怕找到像6具s體蜷縮在一起的物體。 幾個小時過去,陸曉利用自己4級信息學的各種數據搜索對比能力,還有對自己設計開發的軟件了解,使用各種方法。 依舊沒有找到更多大雪覆蓋下的人形形態東西。 這讓他懷疑,是不是科考隊探索的區域更廣,不在這次超聲波數據范圍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