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將行李放在酒店,陸曉和家里報了個平安,隨后就跟隨方秘書去見無人機實驗室的人。 蓉飛無人機實驗室,是才成立沒多久的實驗室,一直沒出什么成果。 最近在和沈飛合作,解決一款大型無人機的遠程鎖定追蹤問題。 夏國研制無人機的歷史很早,在1965年就有了長空一號。 當時還是仿制的拉17無人靶機,因為夏國缺乏靶機,這才下定決心研發一款無人機。 隨后經過幾十年發展,經歷了長虹1號,asn-206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到千禧年后,逐漸現代化。 戰斗無人機和大疆的那種無人機是兩個概念。 多旋翼無人機在民用市場表現良好,甚至可以用在農業上,比如農藥噴灑。 但真正有戰斗力的無人機,還是要正常戰斗機類似外觀,相當于縮小版戰斗機。 陸曉的自動跟蹤技術,自然也能用在這種無人機上。 實驗室獲得陸曉的技術后,最近也遇到不少困難,陸曉開發的解決方案,用在低速懸停無人機上很適合。 但戰斗無人機速度甚至可以比肩真正的戰斗機,這么快的速度下,陸曉的整套解決方案就無法使用了。 陸曉來到實驗室,眾人還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工作。 他們的目標是優化陸曉的解決方案,將其中的優秀算法,人臉識別,用在高速戰斗無人機上。 而且高速戰斗無人機,再用兩架無人機配合的形式就不太適合。 需要用的是在幾公里外,遠程鎖定目標,甚至用衛星圖像識別目標,再傳達指令給無人機。 沒有人覺得陸曉能幫上忙,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等陸曉來后,隨便接待一下,趕緊把人打發走。 看到陸曉跟著方秘書來到實驗室,不少人都停下手頭工作,實驗室負責人張兵還熱情地和陸曉握手。 張兵客套的說道:“陸曉來啦,久聞大名啊,你的技術解決方案,幫了我們大忙,尤其是那套算法,可以用在數據壓縮上,讓數據傳輸都快了不少。” 陸曉也有些好奇對方把技術運用到什么地方了。 于是問道:“那套技術你們拿走一段時間了,現在運用在無人機上了嗎?我能不能看看。” 那套技術解決方案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陸曉也很關心它們的后續應用。 張兵頓時有些尷尬,因為陸曉的技術還沒有用在無人機上,還有太多技術難題需要解決。 “這個,還在研究,還在研究,兩種無人機類型不一樣。”張兵對方秘書眨眨眼,笑著說道。 方秘書自然知道張兵的意思,蓉飛無人機實驗室也是要臉面的。 讓陸曉知道他們什么進展都沒有,有些丟面子,還是趕緊帶著陸曉走流程歡迎一番,別讓他東問西問了。 方秘書于是說道:“陸曉遠道而來,大家今天先放下工作,我們帶陸曉吃一頓火鍋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