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言九鼎鼎屬誰-《成語生香之西周之前》
第19章 一言九鼎鼎屬誰
——大禹鑄鼎的傳說
詩曰:
中華治水占頭魁,下車泣罪檢己非。
巧言令色常清醒,一言九鼎鼎屬誰?
各位看官: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前259年,秦國軍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國君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援。結果,門客毛遂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楚王,趙難終解。因而,平原君贊嘆:“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
平原君為何會有“九鼎”之喻呢?
原來,禹建立夏朝后,九州諸侯來朝,舉行郊祀。祭祀后,大家對禹“薦皋陶于天”的做法不滿,認為皋陶老病垂危,禹意在傳位夏啟。于是,禹在陽城(河南登封)東南的涂山召開諸侯大會進行自我檢討,才消除了疑慮。
涂山大會后,各諸侯打道回府,禹也返回都城。走到半路,忽傳皋陶薨[hong]逝的噩[e]耗,禹不勝傷悼;返都后,就改薦伯益于天。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禹,為表敬意,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
后來,所貢之金愈來愈多,禹想起從前黃帝功成鑄鼎之事,為紀念涂山大會的召開,準備把金鑄成九個大鼎。為避免再受誤會,禹經深思熟慮,決定哪州所貢之金,就鑄哪州之鼎,并將哪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同時,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禽異獸等一并鑄在鼎上,使九州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哪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禹已在位五年。承帝舜之制,進行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氣勢磅礴的九鼎已經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山川名物、奇禽異獸。九鼎象征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
九鼎在都城鑄就,自然都在都城。這無疑彰顯了禹九州之主的至高地位,象征天下從此真正一統。約定俗成的原因,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
后來,夏為商滅,九鼎就遷于商都毫[bo]邑。商為周滅,九鼎就遷于周都鎬[hao]京。再后,周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洛邑,謂之定鼎。
因禹鑄九鼎取信諸侯,后人就用“一言九鼎”來表示一句話能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信譽極高。
各位看官:
這九鼎最后的下落呢?據傳,周朝敗落,諸侯興起,到了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都洛邑求鼎之事。《史記·封禪書》記載: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據專家考證,禹鑄九鼎也不一定就是九個,而是當時下令在鑄造的一個大鼎上繪制了九州的山川形勢,故謂“九鼎”。
真也?假也?這是專家的職責,小子只是人云亦云、姑妄言之罷了。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元朗区|
沅陵县|
延寿县|
襄汾县|
赤水市|
百色市|
鸡东县|
怀远县|
澄江县|
武乡县|
抚州市|
桑植县|
叶城县|
长武县|
英超|
温州市|
紫金县|
色达县|
光山县|
广饶县|
灵武市|
高阳县|
田林县|
明溪县|
石家庄市|
阳新县|
阿城市|
微博|
彰化县|
喜德县|
南丹县|
金湖县|
神木县|
公安县|
铁力市|
红原县|
随州市|
札达县|
滁州市|
伊宁县|